大學意味著什麽?

Feb20

  大學對於大多數上過大學的人來說,都有很深的意味,因為在他們一生中,大學雖然隻占去四五年時間,但這四五年的經驗將影響著他們的一生。可惜的是,一般在校 的大學生。都忙於應付各種功課、社團活動,乃至考慮戀愛、畢業後的工作等各種各樣的問題。對於大學對我們究竟意味著什麽這一根本性的問題,反而疏忽了。我 確信,大學後的經驗,對大學生們是非常有益的,而且對大學的真正認識,也常常是畢業一段時期以後的事。 一、大學不意味著什麽 回答這一問題,比回答大學意味著什麽要容易些,所以我們不妨從這裏開始。我們帶著各種期望、目的甚至夢想來到大學,有些注定是要幻滅、破產的,有 些則得到了滿足,但在這滿足的過程中,又帶來了無盡的失望、空虛和遺憾。  中國的老話講“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影響所及,一些人以財色為目的而上大學,這幫人終究會失望。因為大學畢業後的收入,恐怕不會比一般人高,而大學中的女生,遠比飯店的服務員要少些姿色。不過,這些人層次太低,不值得我們多費筆墨。 另 一個普遍的想法,是認為大學能夠使我們學到謀生的真本事,學到對社會有用的技能。這話不算錯,但嚴格他說還是一種誤解。大學是能傳授給我們許多知識、技 能,但這不是大學教育的全部目標,甚至不是其主要目標。許多畢業生都心裏明白:大部分同學在學校中學到的大部分技能,到了社會上都被束之高閣,專業對口、 學有所用者,嚴格說還到不了一半人。有許多人把這種現象歸結為中國教育體製的不合理、專業設置與生產實踐脫節等等,其實,這又豈是中國的問題。有人統計 過,美國絕大部分大學生,最後也都是學非所用。於是有人幹脆稱美國的大學教育為“浪費教育”,相形之下,中國的情況似乎要好多 這樣講並不 意味著別人有更嚴重的問題。我們想強調的是現代社會的本質決定了所學非所用現象的大量湧現,借用瑪格麗特•米德的理論,我們正處於“後喻文化”的時代,其 特證在於:由於社會發展過於迅猛,前人的經驗迅速過時、作廢,長輩原來可以依靠自己的經驗教育後輩,但現在,由於後輩不可能重複長輩的生活,甚至可能麵臨 一個與長輩完不同的生存環境,長輩的經驗靠不住了,教訓沒人聽了,“代溝”也就出現了。在教育上同樣如此,當我們入學時,社會需要一百個鍋爐專家,於是 有一百個同學去學鍋爐,而且主要是學怎樣使鍋爐中的煤能夠充分燃燒,可是四五年後畢業時,科技的發展使社會用不著那麽多鍋爐了,或者爐子裏已不燒煤改燒油 或什麽新一代的燃料了,那麽這一百人也隻有棄其所學、各奔前程。在這一過程中,政府、學校、工廠都沒有責任,因為如今已無人能精確地預測未來。 當 然也有些幸運兒,不僅學有所長,而且學有所用,但他們卻會產生一種極度的無聊感,覺得什麽都沒意思,都“那麽回事兒”,這種情況在理工科高年級學生乃至研 究生中特別普遍。他們學到了知識,卻找不到生活的意義。大學滿足了他們在最初時對自己的期望,但一旦達到了這一期望,卻感到生活中若有所失。 所有這些說起來玄而又玄,實際上又切切實實存在的問題,依我看,主要是來源於人們對大學的誤解。 二、大學:心靈的故鄉 我用“心靈的故鄉“來描寫我的母校北大,這肯定不代表所有北大校友們的感受。但我發現,有一些我素不相識的人也用同樣的詞匯來形容他們各自的母校。 大學教育的成功與否,關鍵在於它能給你提供一種精神資源,這種資源能夠幫 助你應付各種環境和挑戰,並在這一過程中發展你的人格和才智,而不被壞境 所奴役。大學的教育過程,就是培養這一資源的過程。 十 九世紀有位叫約翰•享利的教育家(亦是位紅衣主教)曾這樣說過:如果有兩種大學,一種隻是對修滿許多課程並考試及格者授予學位,而另一種既無教 授也無考 試,隻是把一定人數的年輕人召集在一起過二三年,之後把他們送出 學校,那我肯定選擇後者。因為“當一大群年輕人,具有青年所有的敏銳、心 胸開闊、富於同情 心、善於觀察等特點來到一起,自由密切交往時,即使沒 有人教育他們,他們也必定能相互學習;所有人的談話,對每個人來說就是一 係列的講課,他們自己逐日 學得新的概念和觀點,嶄新的思想以及判斷事物與 決定行動的各種不同的原則。……”也許,這話說得不夠周全,因為許多專業性很強的課程,不僅需要老師的傳 授,還需要實驗、實習等一係列嚴格的訓練程序。但是,約翰•享利所提出的自由討論的方式,卻適合於大學教育的最主要最本質的內容,即培養上麵所提到的那種精神資源。www.lizhidaren.com 對人生意義的反省、各種行為原則的確立、對社會上種種是非的價值判斷、為 應付意外挫折所需的品性和勇氣等等,所有這些都將構成我們精神資源的重要 部分。放棄了這些,等於放棄了更為豐富的人生。 回想當年的大學生活,最可珍重的還是與來自不同背景、有著不同觀點的同學討論各種各樣的問題,從人生的意義,到哲學、曆史、文學、藝術乃至戀愛和足球,乎沒有什麽題目不可以進入我們的話題。討論會引起衝突,引起困惑,於是大家又奔向圖書館,尋找各種相關的書籍,引用書中的觀點,於是,古今中外的各色人物也 進入了我們的討論,死去的人也開始在活人的爭論中發訁……應該說,主要是這些幾乎每天都進行著的討論在刺激著我心智的發展,影響著我人生觀的形成,並使我獲得了努力去過一種有意義的生活的精神資源。 畢業七八年後再回到校園,我感到空氣裏都蕩漾著一股浪漫的氣息,心中產生一種從未有過的安寧。我很切實地感受到,我的大學就是我心靈的故鄉。 三、大學:開放還是封閉 這 幾年,要求大學麵向社會、走向社會,甚至主張不要大學的圍牆的呼聲可謂甚高,學生們開始走出校門,搞社會實踐、勤工儉學、聯係畢業後的工作,甚至辦公司, 做買賣等等,形形色色,不一而足。總的說來,人們異曰同聲強調的是一點:學生應該了解社會,適應社會。學生不能大學生腔了,否則將一事無成。這些道理,乍 聽起來很有說服力,但仔細分析起來,似是而非的東西就很多了。 所謂“學生腔”,不過是指學生那種天真的理想主義,但一個社會若連這點天 真 這點理想都沒有,這個社會還會有活力嗎?再者,現在大學拚命鼓勵學生走 出校門,據說這深他們對社會的認識,但是,一個學生畢業後至少要在 社會上泡四 五十年,有的是認識社會的機會,而他們一生在大學裏的時間,最多不過四、五年,漢是前者的十分之一!從這絕無僅有的四、五年裏再抽出許多時間到社會上去, 是否明智呢? 世界上大多數著名的學府,都設在接近城市又與城市保持一定距離的位置上雖然城市的擴大已越來越縮短乃至取消了這種距離,但 是我們還是能夠從中體會到人們當初創建這些校的用心。好的大學無不關注生活,這便是為什麽它們都要設在城市邊上;但是,好的大學還試圖超越生活、反省生 活、批判生活,於是便需要和生活保持距離。任何社會都是不美的、有殘缺的,因此,任何絕對理想主義的東西在社會上都不免要碰壁。在這種情況下,一個與社 會保持適當距離的智力群體的存在,就顯得十分重要了。這種距離,可以使人們的理想主義得到充分的展開、升華,而不受現實中醜惡因素的侵擾;同時,也 可以使 人們因為不具體地卷人社會生活而能夠像個局外人一樣更冷靜、客觀地 觀查、分析社會。所以,一個大學不妨帶有點烏托邦的色彩,也不妨相對封閉 一些。每個好的 大學,都有自己的邏輯、自己的信條、自己的文化。 也許還有人說,主張辦封閉的大學是搞象牙之塔,但是請注意,我們並不是主張大學鑽進去永遠不出來,我們隻不過是希望學生們能有一段不算長的時間來 專心磨練自己的心智因為在這種雖然有些封閉但充滿了思想交鋒的環境中,人們可以學會思考、學會 沉靜、學會反省、學會冷靜地分析。而這些,正是他們能夠貢獻於社會的基本素質。 四、教育,是一種無保留的對話 在我們的社會中,上過大學,便算是受了“高等教育”,然而,在嚴格的意義上說,這些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中有許多許多幾乎沒受過什麽教育,他們在大學接受的,隻是訓練。人們之所以意識不到這一點;是因為他們混淆了教育與訓練的不同。 訓 練是什麽?訓練是使人得以學會一種或幾種以前不會的技能的過程。就像學騎自行車的過程一樣。教育不同於訓練之處在於:教育可以使人的心智得到更 新。在教育 中,你不僅僅要學會幾樣別人已掌握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要發現自 己,改造自己。甚至可以說,教育是一種使你的人格死而複生的過程。  雅斯貝爾 斯把人類的教育分為三類:一類是師徒製,學生隻能重複教師的訁行,老師怎麽說,學生就怎麽做,老師反對什麽,學生也一定要反對什麽,等等;第二類是課程製,教育者把對學生的要求具體化為各種課程,當學生學完一定的課程並通過了考試後,便萬事大吉;第三類是蘇格拉底的方式,即通過 一係列的提問、對話,對你 的各種既有觀念提出質疑,為了回答這些質疑,你 不得不進行更進一步的反省,為你的觀念尋求進一步的根據,當你有幸找到了 根據以後,又會有新的質疑,於是你 又得為你的根據尋找根據……在這樣一個 無窮無盡的過程中,你的心智被充分調動起來,漸漸地懂得了如何從事物的表 麵進入它的核心,區分真理與謬誤……雅斯貝 爾斯認為,前兩種方式,實質上 都是基於人類天性中的弱點,即人們由於懶惰和缺乏信心,盡量回避在心智上 進行艱苦而孤獨的努力,而企圖依靠老師或課程來一勞 永逸地解決一切問題。隻有第三種方式才符合求知的本性。用我們的話來說,第一種方式是奴役,第二種方式是訓練,第三種方式才是教育。  作為教育的對話,隻有在以探求真理、發現謬誤為目的,對話的參與者能夠免 除各種世俗的利害和俗念的牽掛,以純淨的心靈投入其中時,才有可能發生。 在這個意義 上,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關係是平等的,他們更像個沉思之中的哲 學家,而不是技能熟練的技師。因為他們在對話中,不僅關心某一特定的學 科,而且還能夠對那些 支配我們行為的準則提出疑問,對我們思想觀念得以形 成的基礎進行檢驗,對隱藏在世界上各種各樣的事物背後的因素進行分析,對 人生的意義和目的進行反省…… 顯而易見,構成這樣的對話的條件,大學最容易具備。 現在,也許我已不必回答大學對我們意味著什麽了。嚴格他說,她對每一個人 都有不同的意 味,這要看你以什麽樣的態度和精神投入其中。根據我個人的經驗,我隻想對比我年輕的一代這樣說:懷著一種虔敬、誠懇、熱情而敏銳的心 靈走進這聖潔的殿堂, 全神貫注地追尋你的理想,不要顧及世俗的種種利害, 更不要懼怕有朝一日這理想將被現實撞得粉碎。因為,當你的靈魂成長得足夠 強壯時,麵對現實,你將感到更有力量。 這篇關於大學意味著什麽?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20日,歸檔到目錄大學生勵誌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