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可以教給傳統企業的6個創新法則

Feb20
小米昨天發布了小米3和小米智能電視,發布會人山人海的擁擠場麵,粉絲的各種尖叫和鼓掌,再一次的饑餓營銷攻勢,讓小米再一次成為科技的頭條新聞。

  這幾年進入傳統的製造行業領地,完全靠互聯網成功並銷售過百億的企業,唯有小米做到,盡管有很多企業也依靠互聯網注入新的基因,但是似乎都沒有小米這麽耀眼。

  那麽,傳統的企業到底可以向小米學些什麽呢?

  1、將消費痛點放大,激發消費者解決痛點的需求。小米進入手機市場,定義就是“發燒友手機”,過去隻有極客才會去刻意追求的體驗,小米將其完善,並喊出口號,引導消費。對於消費者使用產品的各種貌似多餘的細節改進,在傳統企業看來,都是一些畫蛇添足的事情,但是小米卻引導消費者去關注它。小米的產品並沒有達到顛覆的境界,但是卻依靠細節的微創新,真正的解決消費者的痛點,讓消費者本身可以忽視的痛點,成為消費者關注點。

  啟示:創新不是排山倒海,而是你真正的走進消費者的生活場景,從消費者的痛點出發,將痛點變成一種新的體驗。

  2、消費意見社區化,實時捕獲消費者的需求,讓消費者參與創造。傳統企業了解消費者需求,往往具有“滯後效應”,比如產品上市後,去了解消費者是否滿意,反饋速度很慢,這幾年有很多傳統企業都在嚐試建立在線消費者社區,希望能夠隨時捕獲消費者的需求和對於產品的各種評價。小米通過社區解決了這個問題,小米社區每天有若幹的粉絲集結,並在上麵發表各種吐槽,這些吐槽都成為小米發現痛點的關鍵。比如小米的MIUI就是與消費者共創的價值,超過60萬的“米粉”參與了小米MIUI操作係統的設計和開發,MIUI每周的更新,就是小米與“米粉”合作的結晶。

  啟示:互聯網時代,消費者就是生產者,消費者不僅僅希望參與產品購買體驗和分享的環節,消費者也希望介入生產,這種眾包模式,值得傳統企業的重視,如何讓消費者參與產品的研發設計,值得思考。

  3、製造可以供消費者談論的故事,進入公共傳播議題。去年有一個傳統手機廠商來找谘詢,問如何能夠讓自己的手機品牌被人談論,溝通了很久,發現沒有任何可以談論的噱頭,這個廠商每年出十幾款手機,運營商渠道、專賣店、電商渠道覆蓋完整,但是產品毫無亮點,除掉依靠渠道的出貨量大,根本沒有話題可言。小米的營銷主要靠互聯網,靠社會化媒體和自媒體,而小米在應用這些媒體的時候,非常善於製造故事和噱頭,無論是雷軍被刻畫成雷布斯,還是小米的各種新聞,小米將這些故事成功的通過自媒體擴散進入公共媒體,成為人們談論的對象和話題,讓品牌本身帶來時尚感和流行度。

  啟示:很多傳統廠商的產品,從來沒有任何故事,品牌是要讓消費者談論,這是一種消費者主權,在科技時尚領域,一個產品如果連消費者都不想談論,要在互聯網時代取得領軍地位,會越來越難,一個產品不能被卷入大眾傳播議程,消費者僅僅是“湊合買”“湊合用”,很快就會被遺忘,“流行度”是傳統企業需要去思考的關鍵詞。

  4、抓住族群,製造粉絲效應,擴展粉絲經濟。小米利用手機發燒友概念,定義出一個新的消費族群,這個族群,和人口學社會學無關,和是不是屌絲無關,隻和他們是不是追逐科技新潮流有關,最終,和他們是不是小米手機的鐵杆有關,這種將消費者標簽化和族群化的方式,有點類似建立一種品牌宗教的概念,因為所有手握小米手機的人都會為其搖旗呐喊,而小米通過各種氛圍的營造,讓這些粉絲心甘情願為之奔走相告並集結成為擁有共同興趣愛好的群體,分享和推動品牌的發展。

  啟示:今天傳統企業還在用非常傳統的手段細分消費者,比如男女性別、代際等等,事實上,消費心理、價值主張和興趣愛好才是真正的關鍵,小米抓住的是科技消費群體中的“精眾”,精眾在引領大眾時尚,建構大眾文化。

  5、專注精品戰略,製造稀缺效應。傳統科技企業,每年製造若幹產品,但是每個產品無一亮點,小米學習蘋果,每年隻做一款產品,並將體驗做到極致。這種“聚焦精品”的策略,實際上也是一種單品帶來的聚光燈效應,小米將這點發揮到最大化。同時,由於隻專注一個核心產品,因此製造稀缺性,也讓產品的營銷本身帶有很強的神秘色彩,這點在喬布斯時代的蘋果也一樣的被充分利用。讓消費尖叫的產品,一定是精品,而不是隨處可見的,距離讓產品更有價值。

  啟示:消費者越是個性化細分的時候,越需要聚焦。(勵誌創業 )傳統製造業盡管有細分,但是這種細分都是粗放的,試圖多產品滿足所有的消費者,實際上最終卻無法實現與消費者的對應,砍掉那些沒必要的重複的產品,聚焦精品,才能贏得粉絲。

  6、互聯網是體驗經濟和服務經濟。小米賣智能手機,賣智能電視,都是低價格,而且在傳統企業看來,這種低成本根本無法支撐,但是他依然在堅持,從小米1到小米3,價格都是一樣的,智能電視更是以2999元讓傳統電視機廠商大為驚愕,為什麽?互聯網經濟是體驗經濟,是服務經濟,單純靠功能打動消費者時代已經過去,基於產品構建周邊的服務鏈條、信息鏈條、內容鏈條才是核心的商業模式,這是互聯網時代的商業生態。

  啟示:傳統企業,往往是做一賣一,最終陷入產品功能化競爭的泥潭。互聯網注重對於消費者需求的延展性開發,這種開發更多要從服務、內容等等入手,就如同樂視、愛奇藝和TCL推的智能電視一樣,內容、廣告和體驗才是其真正賣點。傳統企業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挖掘消費者圍繞產品的需求鏈條並通過跟多的服務形式和體驗來滿足他們的需求。

  麵對新的消費需求變化,所有企業都需要重新定義消費需求,重新定義傳播和商業模式。

  肖明超,商業趨勢觀察家,社會潮流研究者,營銷專家。微信公共賬號“肖明超-趨勢觀察”,隻分享關於未來的商業、市場和消費趨勢的幹貨。 這篇關於小米可以教給傳統企業的6個創新法則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20日,歸檔到目錄創業必看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