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宏在華爾街打工的故事

Feb20

過了“磨合期”的留學生們總會有些躁動。比如,在校外兼職打工啦,參加組織校友會、同鄉聯誼會啦,總之“不閑著”。 
 
1993年4月,李彥宏產生了出去“闖一闖”的念頭。5到8月是學校的暑假,呆在學校裏也沒什麽意思,所以他決定去“打工”。

李彥宏在網上看了不少招工廣告,隻要覺得合適的,就發一份簡曆過去,在又一次“廣種薄收”之後,他收獲了又一次驚喜的“幸運”——一家叫Matsushita的公司願意接受他去做實習。

去Matsushita的實習,改變了李彥宏的一生。 
 
李彥宏要去一家公司實習的消息很快在中國留學生中傳開了——這家公司給李彥宏開出了每小時25美金的實習報酬,同等條件下,這家公司給的待遇之高,在留學生中幾乎聞所未聞。有趣的是,當他那位香港同屋問他“去的到底是哪家公司?”時,他還不好意思地回答說“一家叫Matsushita的、名字怪怪的小公司”。這位同屋聽後大驚,“這還是小公司,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日本鬆下呀”。李彥宏頓悟,原來Matsushita是日本鬆下的日文直譯,怪不得這麽拗口。1993年5月,李彥宏在位於普林斯頓的鬆下信息技術研究所正式實習。這是他生平第一次走上工作崗位,是靠自己掙錢吃飯的開端。普林斯頓是一個寧靜美麗的小城,著名的普林斯頓大學曾經養育了愛因斯坦等大科學家,同時,這裏也是工業界、尤其是IT界的研究基地。

鬆下的工作環境非常舒適,一進門就能看見大廳裏的室內花園。工作之餘,李彥宏經常坐在花園裏看報紙,《華爾街日報》是他最喜歡看的報紙。

在鬆下李彥宏從事的是OCR(光學字符識別)領域的研究。實習期間,他提出一種提高識別效率的算法,受到鬆下高度重視,以至於當他必須結束暑期實習回到學校的時候,鬆下竟然打破常規,繼續聘用他在學校裏兼職,並鼓勵他把這一研究成果寫出來發表。李彥宏後來在一次國際學術會議上宣讀這個研究成果的時候,得到國際OCR學術領域一位“泰山北鬥”的賞識,在他的推薦下,這一成果順利發表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模式識別與機器智能》上。攻讀博士期間能寫出這樣具有國際水平的論文,導師認定他的博士文憑已經隻是時間問題。而且,如果不出特別意外,鬆下一定會在他博士畢業後高薪聘請他。李彥宏的美國之路仿佛一片坦途,接下來將順理成章是“博士—教授—權威”的金光大道,而這正是他從家鄉陽泉走出來時就抱定的理想。

然而李彥宏在美國留學的時候,正值克林頓和戈爾鼓吹信息高速公路的時候,以互聯網技術為先導,大批公司上市圈錢,各公司人才流動異常活躍。留美學生中這個時候流行一股風氣,隻要有工作,讀博士的學生,大都拿了碩士文憑就走人。www.lizhidaren.com

李彥宏是很想等拿到博士文憑後再去工作,但這家公司的人對他非常熱情,老板對他的研究非常欣賞,而且兩人在學術上談得也非常投機,大有相見恨晚之感。做工程師還是做科學家,李彥宏再次麵臨人生的抉擇,最後他還是選擇放棄博士學業,到這家公司做“高級顧問”。李彥宏的科學家夢想就這樣破滅了。

不久,在擔任《華爾街日報》網絡版實時金融信息係統設計人員時,李彥宏就成為了創建ESP技術的第一人,並將它成功的應用於INFOSEEK/GO.COM的搜索引擎中。GO.COM的圖像搜索引擎也是他的另一項極其具有應用價值的技術創新。

1996年,李彥宏又率先解決了如何將基於網頁質量的排序與基於相關性排序完美結合的問題,並因此獲得了美國專利。

這篇關於李彥宏在華爾街打工的故事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20日,歸檔到目錄勵誌故事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