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輩子去做一件事

Feb20

  1918年,他出生於天津一個書香門第。在他很小的時候,有一天看到母親捧著一本叫《紅樓夢》的書出神。後來,他終於明白了母親為何對那一本書如癡如醉,他甚至還產生了要英譯《紅樓夢》的想法。    1947年,正讀燕京大學的他,試探著寫了一篇紅學文章,發表在當年的《民國日報》上。文章恰被胡適先生看到,胡異常高興,主動給他寫了一封信。從1947年的冬天到第二年的秋天,胡適先生共給他寫了6封信。從此,他走上了漫長艱辛的紅學研究之路。    1948年,他完成了《紅樓夢新證》這部被譽為“紅學方麵一部劃時代的重要著作”。該書於1953年9月由棠棣出版社出版後,一時洛陽紙貴,三個月內連著再版3次,當年的研究者們幾乎人手一冊。這是紅學史上首部文史哲綜合學術論著。    因為研究《紅樓夢》,他從四川大學外文係調到北京的人民文學出版社任編輯,成了學界“紅人”;也由於這部書,他在後來的政治運動中變成了“資產階級胡適派唯心主義”的“繁瑣考證”的典型代表,由“紅”變成了“黑”:1968年被關進“牛棚”,差不多一年後,被下放到湖北鹹寧“五七”幹校勞動。別人都說他,“成也‘紅樓’敗也‘紅樓’”。然而,無論包圍在溢美之詞中,還是飽受他人的嗬斥拷問,所有的一切都沒改變他對學術研究的忠誠。即使是在“五七”幹校,每日勞動之餘,他依然沒忘記自己的“本職工作”——讀《紅樓夢》,寫體會。    經曆了太多的艱難坎坷,他二十幾歲雙耳失聰,後又因用眼過度,兩眼幾近失明。可是老人依然每天工作、筆耕不輟,著書立說,先後撰寫了《紅樓夢新證》、《曹雪芹傳》、《紅樓奪目紅》等幾百萬字的紅學專著。他就是新中國研究《紅樓夢》第一人,是享譽海內外的考證派主力和集大成者——周汝昌。www.lizhidaren.com    人生是一個選擇的過程,可選擇之後應是無悔的付出。周汝昌在生命起程的那一刻就找準了前行的目標,有了方向的引領,讓他一次次撥開雲霧,在生命的征程中用一生的時間朝著心中的聖殿穩步前行。可整個路程並不是寂寞的,因為他收獲了生命春天的同時,也收獲了夾岸桃花,一路風景。    (艾光裕薦自《中國人事報》) 這篇關於用一輩子去做一件事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20日,歸檔到目錄勵誌故事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