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峰的勵誌故事:多少滄桑鑄就怒放

Feb20

  1971年,汪峰出生在北京一個普通的軍人家庭,他有一個相對優越的教育環境,能夠進入中央音樂學院學習小提琴,但他並不懂什麽是藝術。“5歲開始,我從來沒有體會到音樂或者小提琴帶給我任何快樂,我倒覺得這也特正常。我現在回頭看的時候,覺得一個孩子就不可能喜歡音樂,因為音樂意味著特別枯燥的練習。”    80年代末,正是聽Michael Jackson、羅大佑、Beatles、崔健等歌手風靡一時的年代,在接受他們的音樂熏陶之後,汪峰在自己的琴房裏第一次哼出了自己的旋律。18歲時他寫出了第一首歌《京都物語》。“是誰的聲音唱我們的歌?是誰的琴弦撥了我的心弦?這年月隻有疑惑,是不懂得孤獨的。”    大學期間是汪峰音樂人生的一個重要階段,他隨著中國青年交響樂團去了很多國家,他看到了迷茫、苦澀、快樂以及人生百態,也喜歡上了哲學。正是因為這些,在後來汪峰的歌曲中總是透著一股濃濃的哲學味道。    大四時,汪峰正式成立了“鮑家街43號”樂隊,寫了幾首歌,借錢作了幾首歌的小樣。然而他的音樂卻沒有好的欣賞者。在許多人看來作搖滾唯一的結果,就像人生唯一的結果——死亡。    出人意料,畢業之後汪峰進入了芭蕾舞團。在別人看來早已別無所求的生活狀態,在汪峰眼裏卻是不堪的殘酷與無奈。一年之後,汪峰懷揣著對音樂的夢想離開了。此時,汪峰24歲,正值青春年華。與女友的分手,因為辭掉工作和家人矛盾的激化,讓他舉步維艱的青春又多了一絲辛酸。建國門的大橋上,夕陽就如同汪峰的青春一樣,被城市的高樓大廈所遮蓋,此情此景,汪峰的心開始跳動了,“晚安、北京。 晚安、北京”這四個字突然在他腦海裏狂閃不止。汪峰慌亂得不知所措,想立即回去寫下腦海中的旋律。可惜狂喜的心情吞沒了他的靈感,寫了五個小時,他什麽也寫不出來。扛到淩晨,依然亢奮而焦灼。早上九點,一個激靈醒來,陽光明媚,詞曲一共用了一個半小時。汪峰寫完了這首歌,而且自此從未改動。    此後,汪峰的人生有了轉機,25歲的他簽約了京文唱片公司,26歲出了自己的第一部唱片《鮑家街43號 一》。    《鮑家街43號 二》問世的時候,汪峰的生活狀況卻越發艱難,甚至無法維係正常的生活需求,樂隊的成員人心渙散。在汪峰已經錄製了《花火》中的10首小樣時,公司的態度開始怠慢。這讓汪峰意識到或許應該換個環境了。他主動找到老板,表示要把10首歌拿到別的公司去做。離開了京文,汪峰再次瘋狂地打電話找人,聽小樣。好在別人聽了都說不錯。    簽了華納以後, 外部環境和自身的狀態都有了好轉,他終於可以安心作音樂了。在音樂的表達上,從前太多晦澀,太多孤獨, 應該衝破,應該有激情,應該有火花。於是《花火》誕生了。    近年來,汪峰不斷推出自己的新作品,廣受歡迎的有《春天裏》、《怒放的生命》等,無論是歌詞還是曲調,那種激越奔放、沉靜感人都直抵人心,唱出了無數年輕人的內心表白。    配合趙寶剛導演的《北京青年》感染了多少青年男女,讓生命怒放、振聾發聵的樂壇強音,在經曆過挫折和彷徨,痛苦和迷茫之後,重拾對生活最初的激情和夢想,以超越平凡的力量矗立在彩虹之巔,以無所畏懼的廣闊胸襟讓生命再次怒放! 這篇關於汪峰的勵誌故事:多少滄桑鑄就怒放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20日,歸檔到目錄勵誌故事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