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石上的第一份工作

Feb20

對職場新人來說,再昂貴的職業套裝也遮不住言談舉止中的青澀。而第一份工作,除了帶來一時的新鮮感和對未來的無限憧憬之外,它更像是一塊磨刀石,在反複磨礪中把我們打造成職場所需要的樣子。

看似無用的努力,將來一定會有回報

剛剛進入職場的設計師小周幾乎懷疑自己臉上刻著“新人”兩個字,因為不管是接待客戶還是出去開行業會議,見到的每個人都會衝他笑笑,然後緊跟著一句:“剛畢業吧?”後來他漸漸意識到,問題可能出現在“職業範兒”上麵。

跟客戶打交道,資深設計師總是氣場強大,三言兩語就能摸清客戶需求,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可他呢,都溝通一個小時了,拿個小本子不停地記啊記的,心裏還是犯嘀咕。小周發現,即便是專業對口,課堂上老師教的那些東西,到了職場還是不夠用。老師講了設計原理,但沒告訴你如果客戶的要求和課本不一致該如何取舍;老師把某個項目分解之後,你總能一絲不苟地按時完成分到自己頭上的那部分,可從來沒有主導過某個項目的全部進程。

所有這些,在第一份工作中,小周全都遇到了。在這段時間裏,他和領導磨合,和同事磨合,和客戶磨合,和自己磨合,和這份工作磨合,終於從新人變成了熟手。

而所謂的磨合,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方麵就是積累經驗。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盡可能地多做事,無論它們在眼下看起來是不是有意義。

我的朋友姍姍畢業之後進了一家報社,這位曾經在校報編輯部裏叱吒風雲的人物,工作之後接到的第一個任務居然是幫助老記者整理采訪錄音。說得更直白一些,就是聽寫,把文字敲進電腦裏。這是個毫無技術含量的工作,純體力勞動,沒有稿費,當然也不可能在文章裏署名,唯一的回報就是同事的一句“謝謝,辛苦了啊”.即便如此,每次報社裏誰有錄音要整理,姍姍都會挺身而出,且樂此不疲。

傻吧?才不是呢。姍姍告訴我,每次聽采訪錄音,她都會特別留意老記者是怎麽采訪的:怎麽開場,怎麽和采訪對象拉近距離,怎麽提問,怎麽追問,怎麽一步步深入,別人打岔時怎麽把話題拉回來;然後,再對照記者的見報稿件,學習人家怎樣立意,怎樣取合素材,怎樣結構文章,怎樣組織語言。

接受現狀,建立自己的起點

接著說小周的故事。積累了幾年經驗之後,小周和朋友合夥成立了自己的設計公司。創業初期,在幾個同事的努力下,公司業務不斷擴大,慢慢地,人手也緊張起來。

前些天,小周在來報到的三個應屆畢業生之間開展了一場同題競賽 這篇關於磨刀石上的第一份工作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20日,歸檔到目錄勵誌故事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