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檀:民企的牛繩理論

Jan05

葉檀:民企的牛繩理論,這篇文章由收集整理,有時候一篇文章,一個故事就能讓人的一生改變,希望有關於葉檀:民企的牛繩理論的這篇文章能對您有所幫助!

  北京產權交易所靜悄悄到溫州又作了一次國企項目推介。但雙方的合作可謂意興闌珊,談了數月,所獲無幾。在媒體追根究底時,北交所比較厚道地說是多次談判才能成熟,而有北京企業代表就直言溫州商人“浮躁”:“他們很急,沒有耐心,所以北京企業推出的這些有一定技術和文化含量的長期投資項目,我估計比較難入他們的視野。”還有人打了一個比方:“他們(溫州企業)一定要看到一頭牛,僅給他們一條牛繩而看不到牛,他們是不願意牽繩回去的。”

  這個比方倒也新穎,可惜並不能證明民企的浮躁。

  照溫州企業的說法,問題主要在於股權、人員安置和觀念。溫州企業要求控股權,不考慮下崗人員安置。但北京國有企業體製約束住了溫州企業的這種訴求。也就是說,溫州企業既無法控股,也不能調配勞動力資源,談判過程如漫漫長夜,似乎溫州企業就剩下了出錢的份。

  這到底是溫州企業家目光短淺,還是體現了溫州企業家精神?

  民企抓住一根牛繩,當然是想牽住牛鼻子,最後牽住整頭牛。這個形象的理論表現在兩個方麵,一是牽住牛鼻子,掌握控股權和資源配置權,不怕整頭牛跑了;二是收購與已從事的產業相關的企業,這樣通過原來的企業這個牛鼻子,能降低成本提高盈利,進而牽出整頭牛。這個理論的範本就是中石化最近的私有化舉措,無非是掌握控股權,劃清產權邊界,而後對於企業資源進行調配。

  雖然從經驗來看,通過代理人或者資本市場的相對控股也能實現資源有效調配的目標,但在一個牛繩未見就能把牛吹成大象的市場,或者在一個產權改革動輒得咎的市場,最有效率的辦法莫過於牽住牛繩、抓住牛身之後,再作投資與經營決策,損耗的時間成本與此後可能存在的陷阱相比,不值一提。

  從已有的國企改革而言,已投資的民企充滿了血淚教訓。附著於產權之上的資產與人員等資源處置權常常成為他人手中的牛繩等事例,想必都使民企印象深刻———既然牽住牛繩都拉不出牛,更何況牛繩還在他人之手?這些公開的合法的契約,有時等同於一張廢紙。要求回報的速度就成為企業家的必然選擇。

  民企的博弈能力低下,並未獲得與財力相稱的政治地位,更使他們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當然,那些頂著民營實則由官員入股的特權企業不在此列。

  據媒體最新報道,一份內容詳盡的關於中國石油業準入標準的征求意見稿,已經由國土資源部油氣管理處起草完畢。文件規定,民企挖油的注冊資本從最初的60億元提高到100億元;另外,還要求新進者的勘探高級工程師要占到技術人員的10%-20%。這一名為推動壟斷行業開放,實則固化壟斷企業利益的做法,形象地反映了民企的生存困境。要知道,我國第一家民營石油公司長聯石油集數家公司之力,注冊資本不到10億元,而高級工程師,中石油最大勘探開放高工隻有38人、地質高工隻有25人。

  不僅受到政策歧視,由於其資金等各方麵所限,民企通常被指責為環境汙染與市場誠信的罪魁,這使得政府在懲處民企時振振有辭,而社會輿論對此的譴責也毫不留情。對於民企的保護成為人人皆知的真理,卻常常遭到漠視。最近,對於私有產權的保護因為物權法姓氏問題的討論,又進入新一輪冰凍期。

  民企牛繩理論,實在是對此現實的無奈應對。而有關部門或者國企人士,麵對此現實,不是反省市場秩序被人為攪亂,不是反思對於產權的尊重意識匱乏,反而將責任推給民企。也從反麵證明,溫州商人的牛繩理論是多麽正確! 

這篇關於葉檀:民企的牛繩理論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5日,歸檔到目錄名人名言
相關的標簽:葉檀 民企 牛繩 理論 葉檀 民企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