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關係,是親近地保持距離

Feb20
文/王珣

  1

  我的母親性格內斂話也不多,對家人子女極盡溫柔,和鄰居同事也友好相處,在她的那裏沒有仰視也沒有低眉,對任何人都很友善。

  但我又看她大部分時間獨來獨往,上下班一個人走,買菜、健身、散步也常常是一個人,和所有人的相處都保持著一種若有若無的距離。

  當時的我以為獨來獨往代表沒有朋友,有時候被同學疏遠落單的時候還會很傷心。

  母親卻說:“當你能走得更遠看得更多的時候,才會遇到真正的同路人,或許才能一生為伴和終身為友。而且越是時間長久的陪伴,就越是要保持距離,一條路也不非要事事都問,天天都講,有人偶爾迷途也不必著急去找,誰都得獨自成長,這才是愛。”

  母親有三位閨蜜,少年時的夥伴相知了六十多年,看似柔弱的她也是家庭的主心骨,年齡老去卻散發出溫暖強大的光,給予我們力量。

  待人友善尊重他人的隱私和習慣是教養,獨來獨往有距離的相親相愛是性格,這也成就了母親一生的平靜與幸福。

  別小看了生活裏的這些距離,我們有多少情感最終都是敗在距離上。

  利益與傷害,煩惱與怨言,吵鬧與掙紮,無非都在這個距離上折騰,遠了生出不滿,近裏又生出矛盾。都說距離產生美,其實,那就是彼此尊重能夠隨時退一步的海闊天空。

  人性有貪欲,常常控製不住喜歡得寸進尺,太進了更容易變成占便宜,管閑事,好曖昧,多猜忌,如果不用距離來加以節製,那接下來就順理成章的又賣乖了。

  於是,親人心寒,愛人反目,朋友疏遠,同事與陌生人之間就更不要說了。

  2

  經常看到有些人好的時候像一家人,翻的時候又成了仇人,親兄弟還要明算帳呢,你為什麽就把別人不當“幹糧”或太當了“幹糧”?

  在和別人交往的過程中,我們都應該保持距離,不是不交心,而是給對方的心留下一小片地方,我們沒有權利侵犯別人的隱私,強暴別人的意願,大不了話不投機半句多,也比那些毫無意義的要求與辯論強。

  也不是不熱情,而是給自己留一點緩,以免過熱招至別人的反感。

  特別是對不熟悉的人,即便是關心也要把握尺度,以保護別人的自尊心為重,以免自己的好心也被當成了“驢肝肺”。

  別那麽熱心,這份心首先要用對了地方,別那麽好奇,好奇會害死貓,也別那麽多事,以為自己最聰明,更別那麽過分,覺得別人都是應該的。

  你終究不是別人,別人也不是你,打著關心的旗號窺探議論別人的生活不就是無聊?借著熟悉的便利指手畫腳幹涉別人的生活不就是可笑?

  生活裏過得最不開心又討人嫌的就是“近則不遜遠則怨”,相近了看你不順眼不尊重你,遠離了又會埋怨你生出是非。

  人與人之間都應該保持一段距離,遠遠近近自己定,原則是讓別人輕鬆,讓自己愉快,讓相愛的人長久,讓合作的事順利。

  親人之間距離是愛護,愛人之距離是美麗,朋友之間距離是尊重,同事之間距離是職業,陌生人之間距離是禮貌。

  適當的距離是我們表達愛的最佳方式,愛不是枷鎖更不是手段,人與人之間要用愛來溝通,但別用愛來說事較真。

  而距離,給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空間,讓裏麵既有自己又有別人,合作可以愉快,相處很是輕鬆,幫助也常會幫到點子上,不是八卦和瞎起哄。

  就算有朝一日我們要走的路不再相同,也能夠問心無愧地分手告別,隻道是平常。

  3

  距離就是尊重,尊重又讓我們每個人都得以尊嚴著美麗,不分貧富,沒有階層,拋開利益,不計得失,這樣才能做到真正的以誠相待,我們也才能從中體味到愛的溫暖與力量。

  不然大部分都是在扯淡,幫不上忙幫倒忙,更有甚者根本就是大喇叭,喜歡撲風捉影說點別人的事,以訛傳訛看點別人的笑話,或者自作聰明的去猜測些別人的生活,滿足自己或好奇或陰暗或嫉妒的心。

  對於生活裏的這類人,就不是什麽保持距離的問題了,而是要幹脆遠離,沒時間不奉陪。

  沒有距離的相處才是一種自私的表現,因為是你隻想著自己才會忽略別人的感受。如果你說那是愛,自私的愛又能走多遠?

  當我們最終在愛裏失去了別人,又因此失去了自己,在痛苦裏最終失去了善良,又因此失去了世界的時候,你就會明白,距離原來是愛的翅膀,而用距離來節製愛,才是最恰當的愛護與情誼。

  不必靠得太近,還要有各自的生活,也不會離得太遠,隻有一個轉身的距離。

  讓我們慢慢地走近,不要問彼此從哪裏來到哪裏去,遇見就好。如果路不同,就讓我們這麽擦肩而過,又慢慢地走遠。

  你依舊帶著你的美麗,好讓下一個人把你深情守望。

  最好的關係,是親近地保持關距離,包括父母,子女,夫妻,朋友,同事,等等。讓我們保持自己的意願和生活方式,同時尊重他人的這一切,終究還是要留點空間才能各得其所,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這篇關於最好的關係,是親近地保持距離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20日,歸檔到目錄人生感悟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