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還是個寶寶,今天怎麽就老了?

Feb19

我們不想長大,但終究會長大

 

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我們這代人給自己起了一個超可愛的昵稱—寶寶,無論長幼與性別,大街小巷到處都是“寶寶”。為什麽大家對這個昵稱如此偏愛呢?因為:我們不想長大,拒絕長大。

 

每個人都有兩個年齡,一個是生理年齡,一個是心理年齡,而這些自稱“寶寶”的人,絕大多數的心理年齡都小於生理年齡,如果你認為自己還是個“寶寶”,那麽你可能患上“彼得·潘綜合症”了。

 

彼得·潘是蘇格蘭作家詹姆斯巴裏筆下的一個童話人物,他生活在夢幻般的永無島裏,永遠也長不大,也不想長大。

 

“彼得·潘綜合症患者”們渴望永遠扮演孩子的角色而不願接受成年人的身份,喜歡在別人麵前“裝嫩”,夢想回歸到孩子的純真世界裏,拒絕長大。在麵對社會的激烈競爭與人際關係的複雜時,他們的心理上往往感到難以適應,在理想與現實中不斷掙紮,在糾結的矛盾中痛苦求生。

 

在現實中,很多人都是“彼得·潘綜合症患者”或潛在的“彼得·潘綜合症患者”,論年齡,早已是成年人,論行為,還隻是個嗷嗷待哺的孩子,渴望被照顧,被關懷,總是在逃避現實,逃避責任。

 

1

“我不想,不想長大”

 

從法律角度講,“彼得·潘綜合症患者”已經是成年人了,但他們仍處在一個邊界地帶,站在成年期的入口處。他們擁有著魔幻思維,以為隻要我不想,這件事就不會發生;隻要我認為結束了,這件事就過去了。麵對成年人的身形與未成年人的思維,他們內心也在掙紮,可是,就是難以跨越這道隱形的坎兒。

 

我的一個親戚,三十又五,有房有車卻未婚,已經參加工作,但是每天下班後不回距離近的自己家,而是乘坐兩個多小時的公交車回父母家,有一次,我問他:回自己家多好,又近又自由,幹嘛非得每天回你父母的家呀?

 

他義正言辭地說,因為我爸媽需要我,他們看到我會很高興。子欲養而親不待,我要在有限的時光裏盡可能地陪父母。

 

其實呢?他回家後什麽也不做,像個客人一樣被父母伺候著,他的父母整天都在為離不開家的兒子發愁。他不過是在說著謊話,逃避“戀家戀父母”的事實罷了。

 

類似的事情很多,某些大學生畢業後出於逃避社會、延緩畢業的原因選擇了繼續求學;談戀愛多年的他們逃避結婚選擇分手,繼續下一段戀情;不敢承認自己的才華配不上工作的他們碰到工作上的難關便主動請辭;

 

無數個他們不停地從一場戀愛談到下一場戀愛,從一份工作跳到下一份工作,從一處住宅換租到下一處住宅,雖然早已不是不諳世事的小孩子,但也絕對不是成熟穩定的成年人。

 

他們在準成年人的門檻來回踱步,卻遲遲不肯邁出去,因為,自己以為自己還是個寶寶,還沒做好應對紛繁世界的準備,隻能選擇逃避。

 

2

殘酷的現實,是長大的羈絆

 

小時候我們都玩過“過家家”的遊戲,渴望早點為人父為人母;趁父母不在家的時候,也偷偷地抹點媽媽的化妝品,穿上高跟鞋高調地炫耀,既然小時候這麽迫切長大,為什麽真正到了長大的年紀卻在畏縮不前呢?童話裏的彼得·潘告訴我們,成長是艱辛的,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大人的世界遠沒有想象中的那麽美好,充滿了敵意和無情。

 

長大意味著什麽?即將失去本該有的童真快樂,去經曆本不該經曆的嚴酷。

 

越長大越孤單,越長大越了解成人世界的複雜,越長大越和想象中的自己偏離軌道,日漸油膩,成為他人口中的精致利己主義者,活成自己曾經最討厭的樣子,於是接受不了長大後的自己,開始懷念曾經單純的自我,尋找那份坦然與初心。

 

前幾天和一位好友深夜暢聊,也許是黑夜沒有了白天的嘈雜與喧囂,夜談總是憂鬱的,充滿了悲傷的氣息,我說,時間太快了,總感覺我們是被時間追趕著成長,還沒做好長大的準備,遠不及父輩成熟的我們也已經這麽大了。現在我甚至都不敢看足球比賽和NBA了,我怕聽到他們介紹球員的時候說,xx是30歲的老將。

 

時間太快了,30歲就已經是老將了。

 

長大,本是自由的開始,卻因為現實的殘酷成為了折磨人的工具。不想長大的心態不是智商的低齡,而是內心無助的反映。

 

“寶寶還小啊,為什麽要經曆這麽多的事情,為什麽要承擔這個責任,為什麽要做我不願意做的事情,我還是個寶寶吖!”

 

 

彼得·潘綜合症的患者是孤獨的,在社會這個牢獄裏,他們忍著孤獨的折磨,卻假裝有朋友;他們深陷自我懷疑中,卻假裝自信;他們渴望幸福並假裝快樂,最糟糕的是,他們飽受孤立之苦,卻假裝被人寵著。

 

那些不想長大的成年人,是被童年時期的天真純潔所束縛,是對成人世界的汙穢殘酷所鄙夷。

 

現實的殘酷,限製了主觀上不想長大的成年人。

 

3

拒絕長大,是無力的反抗

 

人生如四季,不過是一個輪回,幼年,青年,中年,老年。每一階段都有固定的套路,被套路完,一生也就走到了盡頭。

 

也許是過於熟知這一切,也許是倔強地與時間抗爭,我們這一代,充斥著對傳統的不服,追求著特立獨行,卻往往被視為異類。

 

百老匯曾經有一部音樂劇《Q大街》,講述年輕人大學畢業後光怪陸離的生活。一個演員唱道:“我希望能夠回到大學時代,那時的生活是如此單純”;風靡全美的電視劇集《老友記》,講述了6個年輕好朋友一起的生活,他們都是拖到30多歲才談婚論嫁,因為成家了,就意味著長大,不得不去麵對現實。
 

很多大學生們也都抱著一個信念:畢業等於失業,所以許多人寧可選擇在象牙塔裏多避幾年,也不願意過早麵對這個現實的社會。可是,時間不會特殊優待任何一個人,也不會因為你的暫時沒準備好就停下來等你,該來的終究還會來。

 

彼得·潘不可能永遠存活在永無島,我們也不可能永遠活在童年。

 

4

童年是一個奢侈品

 

童年期是人生當中一個不需要為任何人負責任的階段,還可以依賴他人,因此被生活打壓的我們,更願意存活在童年時期,做一個無憂無慮的寶寶。

 

社會越發達,青少年邁過成人門檻的年齡就越延後;城市越現代化,人們的心理青春期就越延長。患有“彼得·潘綜合症的我們既是時代發展的產物,也是年輕符號的象征。

 

王小波說,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裏,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後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

 

在這個社會飛速變革的時代,我們終究會被生活大錘挨得抬不起腰,但是這又如何?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我們還是要麵對現實。

 

所以,清醒點吧!

 

實際上,童年是一個不算太古老的奢侈品。古人的壽命,一般不會超過30歲,所以在他們的時代,剛剛挽起黃發垂髫,就已經要養家糊口,頂門立戶,齊家治國,轉眼到30歲就可以稱為“老夫”了。

 

我們足夠幸運,有大把的時間不願長大,緬懷青春和童年,我們也足夠不幸,讓中年和老年被錘騸的痛苦足夠漫長。

 

童年與老年並存,又有誰不是一邊假裝幼稚,一邊假裝成熟,掩飾內心的彷徨。

這篇關於昨天我還是個寶寶,今天怎麽就老了?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19日,歸檔到目錄勵誌文章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