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少年心事尚餘溫,中年哀樂已及身

Feb19

   01    

1984年冬天.北京的氣溫比現在要冷一些。

 

一大早,中國科學院計算機所的一名人事幹部按時上班了。

 

走進辦公室前,他先到傳達室拎了一把熱水瓶,跟老保安開了幾句玩笑,然後從寫著自己名字的信格裏取出了當日的《人民日報》,一般來說他整個上午都將在讀報中度過。

 

過去的十多年裏,在這個曾經參與研製過兩彈一星的老牌國企裏,他一直過著這種清閑如水的生活。

 

企業裏隻有150多人,可悲的是,因為對科研並不太感興趣,他在這一百多人裏也默默無聞毫不出眾。

 

但就在1984年的冬天,他下定決心要改變這種一成不變的生活。

 

他聯合了單位裏幾個同事,一起創辦了一家毫不起眼的公司。

 

為了省錢,公司的地點就設在計算機所的傳達室裏。

 

而這一年,他已經40歲。

 

整個公司11個人,全部都已經過了40歲。

 

怎麽看,這都是一幫“油膩”的中年人不甘寂寞,在瞎折騰。

 

折騰的結果是,就在這個20平不到的傳達室裏,誕生了一家世界500強公司:聯想。

 

這個40歲才創業的中年人,叫柳傳誌。

 

30多年後的今天,聯想集團一個月的營收已經和一個縣城一年的GDP相當。

 

柳傳誌也早已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

 

三年後。

 

另一個和柳傳誌同齡的人,才第一次正式開始了自己的創業。

 

這個比柳傳誌創業還要晚的人名叫任正非,他創辦的公司叫華為。

 

在這之前,他的職業是基建工程兵。

 

這兩個“大器晚成”的人頗有惺惺相惜之感。據說,任正非到北京中關村,從來隻見一個人,就是柳傳誌。

 

 

   02    

 

我寫下柳傳誌和任正非40歲後才創業的故事,並不是想寫一個“大器晚成”的勵誌故事。

 

恰恰相反,我想要說的是,這樣的故事,在任何時代都是少數。

 

絕大多數的人,到了他們這樣的年齡,人生就已經沒有太多意外了。

 

他們之所以這麽晚才創業,過了40歲才跨出改變命運的關鍵一步。

 

並不是因為他們到了這個年齡才想著改變。

 

而是,直到他們已經在蹉跎中到了這個年齡,國家和社會才給了他們能夠有所改變的大機會。

 

他們是被一些“彎路”耽誤了青春的一代人。

 

但90年代後的中國已不再是這樣。

 

在柳傳誌創業十年後。

 

1995年,一個跟當年柳傳誌處境很像的年輕人也作出了和柳傳誌同樣的選擇。

 

他從寧波郵電局辭了職,花了1000多塊錢買了張飛機票,飛到了廣州。

 

他的夢想是做一個小老板。

 

3年後,這個叫丁磊的年輕人,創立了一家名叫網易的公司。

 

而足以讓柳傳誌汗顏的是,這時候的丁磊才26歲。

 

有意思的是,就在丁磊辭職的前一年,有一個叫楊致遠的人,創立了一家名叫“雅虎”的公司,正好也是26歲。

 

更有意思的是,這家公司後來一度做得非常大,市值數百億美元。

 

大到很多創業公司都沒被他們放在眼裏,在可以收購的時候選擇了放棄。

 

其中的兩家,一家叫穀歌,一家叫Facebook。

 

但在它風光不再的時候,反倒做了一筆偉大的投資。

 

那就是以10億美元投資阿裏巴巴。

 

正好也是在那一年,後來創立了阿裏巴巴的馬雲,剛滿30歲。

 

在楊致遠創立雅虎的時候,他正在嚴肅而認真地思考自己該何去何從。

 

一年後,馬雲從杭州電子工業學院正式辭職,成立了中國第一家商業網站“中國黃頁”。

 

然後帶著這個聽起來很有“內涵”的正經網站,四處推銷。

 

當時,央視東方時空跟隨馬雲拍了一部專題片《生活空間·書生馬雲》。記錄了馬雲在北京推廣中國黃頁,卻到處被人當騙子的窘境。

 

剛過而立之年的馬雲,坐在車裏非常沉默,疲倦而傷感。

 

在離開北京時,他發誓說: “北京,我一定會回來的!再回來時北京一定不能這麽對待我!”

 

多說一句,當時給馬雲拍片子的人名叫樊馨蔓,那年29歲。

 

後來嫁給了張紀中作老婆。

 

人生真是充滿了讓人唏噓的巧合。

 

 

   03    

 

現在的中國,比90年代的變化還要快得多,一茬茬的年輕人冒得比雨後春筍還快,00後創業之類的文章看得我都不禁老臉一紅。

 

因為互聯網的存在,十來歲的人就已經有了更早了解社會、參與社會的機會,擁有了和世界對話的平台和可能。

 

在知乎上,我和小我十多歲的外甥女可以一起談論一個問題,她獲得的讚數比我還高。

 

我是已經工作多年的老鳥了,而我的外甥女才剛剛上高中。

 

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表示甘拜下風。

 

今年春天,聯合國幹了一件挺不地道的事兒,他們把1992年出生的人定義為中年。

 

於是,臨近30歲的我,也在毫無準備之中,快速地向著中年大叔一路奮進。

 

和30歲的馬雲一樣。

 

這段時間裏,我一直都在思考著關於“三十而立”的問題。

 

所有的問題又可以歸結為三句話:

 

三十而立,什麽叫立?立什麽?靠什麽立?

 

就是在這個思考的過程中,我發現了一個讓人悲傷的事情。

 

曆史上,大部分有所成就的人,往往都是在30歲左右跨出了最關鍵的一步,像柳傳誌、任正非這樣到了40歲還能改變命運的人,真的少之又少。

 

更讓人悲傷的是。

 

我發現,還有很多偉大的人物,在30歲之前就已經完成了偉大的成就。

 

比如30歲前完成全部研究以至於之後主要吵架和研究神學的牛頓, 30歲不到就掛了卻依然獲得不朽名聲的愛倫坡……

 

他們在30歲以前就爬上了巔峰,後麵的時間就是站在人不可及的地方,俯瞰眾生。

 

而我們絕大多數人,不僅沒能在30歲以前爬上山頂,甚至剛到山腳下,就已經開始不可避免地走下坡路。

 

首先最明顯的是精力的下降,大學的時候連著一個星期通宵玩遊戲都一點事沒有,現在工作偶爾通宵加班,幾天都緩不過來。

 

隨著精力下降的,還有記憶力和學習的狀態,上課、考試對絕大多數30歲後的人而言,都是一件艱難的事情。

 

與此同時,身上的擔子卻越來越重,束縛也越來越多。

 

單位裏的領導,家裏日漸衰老的父母,年幼的子女,疏離的親友;除此外,還有支離破碎的個人時間,相隔萬裏的故鄉山川……

 

那些年少時氣吞山河的夢想,都已經默默地咽了下去,沉到心底,悄無聲息地成了吹破的牛皮。

 

《世說新語》裏,謝安對王羲之說:中年以來,傷於哀樂。

 

已經很傷感了,更傷感的是王羲之的回複:年在桑榆,自然至此。

 

翻譯成大白話:這很正常啊老鐵,年齡到了這個階段,都這慫樣。

 

紮心哪!

 

 

   04    

 

所有這一切,都指向了30歲時不得不麵對的一個詞兒:困境。

 

王小波在《三十而立》裏描寫過這種困境。

 

忽然覺得生活很無趣,上班下班、吃飯排糞,連做愛也是其中的一環,一切按照時間表進行。

 

30歲的人,之所以那麽焦慮。

 

就在於他們中的大多數,都已經清醒而明了地看到了接下來幾十年要過的這種生活。

 

就像是按部就班地完成了一場已經寫好了劇本的人生長戲,無驚無險,不喜不悲,有始有終。

 

但如果僅僅隻是看到了也就罷了,真正讓人進退兩難的是,他們也同樣知道,在人生最終定型之前,其實還有改變的可能。

 

借用吳曉波在一本書裏寫過的話:我們是被焦慮統治的一代,我們的人生與國家一樣,一直發育在一個巨大的、“不確定的繁榮中”。

 

關鍵處就在這個“不確定”,機會就像河裏的泥鰍,處處可見,卻很難抓到。

 

從這個角度來說,30歲幾乎是實現人生逆襲的最後一波機會了。

 

一位資深人力總監曾對我說過,30歲是一個人職業發展的黃金分割點。30歲以前精力充沛但經驗不足,30歲往後經驗豐富但拚勁不夠。

 

30歲,恰好在各方麵取得了一個小心翼翼的平衡點,一個喘息之機。

 

進一步必將千難萬險,退一步則可能萬劫不複。

 

 

   05    

 

現在來看,在這個時代,所謂的“三十而立”不是告訴你,30歲的時候做到了XXX和XXX,就可以叫“而立”了。

 

而是提醒你,到了這個年齡段,應該幹點什麽,自己心裏該有點X數了。

 

這些思考,最終被我概括成了18個字。

 

——活明白,想清楚。30歲了,再沒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讓你去迷茫了。

 

在1995年那部記錄馬雲北漂的紀錄片裏,馬雲在公交車裏說過一句話:再過5年,你們都知道我是做什麽的了。他之所以敢這麽說,是因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麽。正因為清楚自己想要什麽,所以能義無反顧地投入其中,就像王小波《三十而立》寫的:以後我要真誠地做一切事情,我要像笛卡爾一樣思辯,像堂吉河德一樣攻擊風車。無論寫詩還是做愛,都要以極大的真誠完成。

 

活明白,意味著30歲的人該有自己的思維體係了。思維的方式不再是單一的線性思維,而是平麵的立體的,不會輕易被情緒和他人的言論左右判斷,看問題想事情懂得利用各方麵的信息和經驗,學著看透層層掩飾下的真正立場和目的,更懂得用自己的思考來印證實踐。

 

想清楚,意味著30歲的人該有自己的目標了。這種目標不是“先掙一個億”之類的宣言口號,而應該像是打仗時“攻下那個山頭”一樣,不僅有清晰目的,還要有詳細的作戰計劃,知道麵對的是什麽情況,知道自己手裏有什麽牌,進攻的時候部隊如何展開,分成幾個階段,備用的方案是什麽,而不是空有滿腦子不切實際的幻想,無頭蒼蠅打亂仗。更要緊的是,這個目標一定是一個能真正發揮自己全部潛力,能激發自己全部動力的終極目標,自己到底想要成為什麽樣的人,過上什麽樣的生活,實現什麽樣的價值。想清楚了自己要幹什麽,然後就要清楚該幹什麽;知道該幹什麽之後,就明白自己不該幹什麽。

 

——吃得苦,受得辱。30歲了,應該明白一切的獲得都是要付出相應代價的。

 

現在大紅大紫的郭德綱,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他30歲的時候曾參加過的一個節目《超級大贏家》,在這個節目裏,郭德綱基本承擔了“醜角”的戲份,是其他主持人和嘉賓調笑耍樂的對象。

 

節目裏有一期,安排郭德綱作一個挑戰。他被關在街邊商店的櫥窗裏,天氣很熱,郭德綱像被人看猩猩一樣,在裏麵吃飯睡覺兩整天。

 

中間有好幾次,他情緒瀕臨失控,不斷摔東西、踢東西,甚至和工作人員說:“這不是人幹的活兒,別拍了,我不幹了...”

 

但最後他都忍住了,扛下來了,最終挑戰成功。

 

我們現在看著郭老師風光無限,很難想象他在當年這段辛酸經曆裏,曾有過怎樣的屈辱。

 

在一次采訪中,郭德綱說:吃虧要趁早。

 

如果30歲的你吃不了這種苦,忍不了這種折磨,還指望40歲的時候能做到?

 

吃得苦中苦、受得辱中辱,才說明,你不僅有了目標,還有了為目標挑戰一切忍受一切的強大意誌,這雖然不一定就能讓你成功,但卻是很多人實現成功的必要條件。

 

——不物欲,不滿足。30歲了,應該明白物質是生活的基礎,但不是全部。

 

馬雲第二次辭去公職的時候,麵臨很多的選擇機會。前麵提到過的雅虎當時正如日中天,想聘請馬雲任雅虎中國總經理;新浪也重金邀請馬雲加入。隨便選擇一個,馬雲都能在可見的時間裏快速實現財富自由,短期內就能過上非常富足的生活。但他全部放棄了,選擇回杭州創業,跟著他回去創業的十八羅漢也放棄了優渥的物質生活。他們的月工資隻有500元,最窮的時候銀行裏隻有200元。

 

不圖小利,必有大謀。

 

30歲的人,大部分都已經有了一定的物質基礎。在消費主義盛行的這個時代,如果稍有成就,收入比以前高點,就開始陷入奢侈品、炫富的“安樂窩”裏,就很難再有繼續前行的鬥誌了。

 

不物欲的意思不是完全不追求物質生活,而是延遲滿足。就像心理學研究發現,小時候手裏捏著一串葡萄,選擇從酸的吃起,把最甜的葡萄留到最後再吃的人,往往能獲得更高成就一樣。

 

在物質上延遲滿足的人,會讓自己在麵對誘惑時更能堅定想法,在奮鬥的路上也走得更遠。

 

最甜的葡萄要留到最後吃,更要相信,最後吃的那顆一定是最甜的葡萄。

 

——————

 

前前後後好一段時間,想了很多很久。

 

終於寫完了承諾已久的30歲。

 

我希望這一篇文章也能在我30歲之後,指引我的行動。

 

對30歲而言,活明白了想清楚了,舍得吃苦也好,延遲享受也罷,所有的這些都是心態上、思維層麵的準備。

 

但就像馬雲說的:我看見很多優秀的年輕人,是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

 

要真正的實現自己心底最深層的目標和想法,還是要靠一點一點、一步一步地去行動。

 

     因為,最讓人抱憾終生的,不是我做不到,而是我沒試過。

這篇關於30歲:少年心事尚餘溫,中年哀樂已及身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19日,歸檔到目錄勵誌文章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