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有的人可以一天做很多事情,卻不會很忙碌和勞累?

Feb19
很小的時候,我就跟著媽媽在廚房學習做飯,這個經曆帶給我什麽好處呢?第一,肯定是學會了做飯,離開家獨自生活的日子能為自己做出一日三餐,照顧好自己的身體。第二是什麽呢?就是學會了做事有條理性。私以為,做事有條理這一點是一個人人生中至關重要的技能。比如,我要燒西紅柿蛋湯。如何能夠做得又好又快呢?點火之後,在鍋裏倒上油,等油熱的過程中,把西紅柿洗幹淨,切成片,然後倒入熱鍋中翻炒,倒入清水,在等水開的過程中,打雞蛋液,洗切香蔥……充分利用了等待的時間,從而提高了效率。
  
  前段時間看馬未都的脫口秀《嘟嘟》,裏麵也提到了做事情的條理性,讓我對此有了更深的理解。他提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年輕人成才的標準有四條: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相處、學會學習。在講學會做事這一條時,馬未都說做事的成敗在於是否有條理性。他提了一個問題:燒水需要4分鍾,清潔茶具需要3分鍾,沏茶需要2分鍾,備茶等準備工作1分鍾,加起來10分鍾,你需要多長時間能把這個事情做完呢?會做這個事情的人隻需要6分鍾,不知條理的人做這個事情則需要10分鍾。他還講了自己參加央視的一個大型頒獎晚會遇到的事情,頒獎開始時,才發現工作人員將10個獎杯落在了辦公室,引起現場頒獎人員的尷尬和台下觀眾的騷動。這也是做事情缺乏條理的表現。
  
  在職場中,我注意到那些做事有條理的人總是能把事情完成得很好,同時又做得省力輕鬆,這樣的人職場發展會比較順利,而那些做事情缺乏條理的人,常常忙得焦頭爛額,很多事情也做得一團糟,職場發展常遭遇一些本不必要的挫折。比如預定會議室這樣的小事。公司的經理A跟行政人員B說下周三下午2點到5點要用會議室,要與國外來的客戶談合作。行政人員要怎麽做呢?做事情有條理的人會先確定下周三會議室是否是空的,如果是空的,就確定下來,如果不是空的,就要去協調,是讓A更改會議時間,還是讓原本要用會議室的C更改下時間,雙方做出一個調整,然後還會準備會議需要的一些電子設備,事先進行測試,以及準備水果飲料等。而做事缺乏條理的人,往往會犯馬上要開會才知道會議室無法用的錯誤,或者臨時發現會議室的投影儀不能用,然後手忙腳亂地采取補救措施,彌補自己因做事情缺乏條理而導致的一係列的潰敗,由此浪費諸多的時間和精力。
  
  時間管理做得好的人,一定是做事情有條理的人。做事情容易成功的人,也一定是做事情有條理的人。他們會先把事情分出輕重緩急,先做重要和緊急的事情,再做不那麽重要和緊急的事情,懂得按照事情的計劃和順序來做,懂得合並同類項,懂得排列組合,懂得統籌管理,於是事情做得有條不紊,節約了時間,也提高了效率。而那些做事缺乏條理的人,往往不分事情大小,緊急程度,胡亂去幹,也不懂得思考如何把事情安排地更合理一些,這樣的人看似一天到晚很忙,其實忙得沒有效率,忙不到點子上,結果什麽事也沒幹好。
  
  我是個自由撰稿人,在家工作,除了寫作,還在做心理谘詢、寫書評和廣告營銷的事務,因此事情很多很雜,而且需要自己給自己安排工作。我做事情的方式一般是這樣的:開始一天的工作之前,我會簡單地列一個list,今天自己要完成幾件事情,最重要的事情排前麵,在旁邊打上一個五角星,另外一些事情不是今天非完成不可的就列在單子的底部,靈活處理。如果今天要打幾個電話,或者處理一些郵件,我會把要打的電話或者要處理的郵件集中在一個時段處理,不會文章寫到一半,或者谘詢筆記記到一半,去處理下郵件,或者打個電話。
  
  一個人做事的節奏和連貫性是很重要的,很多人做事效率低,心浮氣躁,就是因為他不斷地被打擾,在多個任務之間來回切換,每一次的切換都需要我們的大腦去花時間去重新適應,於是浪費了很多時間。寫代碼的程序員一定對此深有體會,寫了半個小時的程序,接到一個電話講20分鍾,然後再寫,又被打斷,那樣的工作效率是不會高的。
  
  1927年德國心理學家蔡戈尼克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她交給一些人22種不同的任務,有一半任務要求他們堅持完成,完成後才結束,另一半任務要求他們中途打斷,不要求完成。允許完成和不允許完成的任務的出現是隨機排列的。做完實驗後,讓他們立即回憶剛才做了些什麽任務。結果未完成的任務平均被回憶起68%,完成的任務平均被回憶起43%。這種對未完成任務的記憶比完成任務的記憶保持的更好的現象就稱作“蔡戈尼克效應”。
  
  “蔡戈尼克效應”在我們生活中有一個很典型的表現,即服務員點菜上。如果我們的菜點完了,忘了上道菜,叫來服務員,ta往往不記得我們點過的菜。但如果我們的菜還沒點完,ta就記得具體點了什麽菜。
  
  有的人做事情缺乏條理是一會做這個,一會做那個,做了很多事情,但是每件事情都以未完成的狀態存在,這樣其實是非常消耗一個人的心理能量和資源的。因為他的大腦中被很多未完成的事情占據著,而且混亂無序,他的內心也跟著焦慮不安,從而導致效率低下。
  
  一次隻做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做完了再做另一件事情,這是我們的大腦和心理最適應的節奏。
  
  身邊一些朋友看到我有時一天做很多事情,卻不是很忙碌和勞累的樣子,正是因為我做事情有條理,懂得合理安排,每次做一件事情,循序漸進,做到忙而不亂,忙而有序。
  
  做事情有條理的人其實是給自己培養出一種秩序感。大家都見過公路上很多汽車行駛的狀態吧。如果大家都遵守交通規則,交通就富有秩序感,秩序感會給駕駛員和乘客帶來安全感,然後道路交通就非常順暢安全,效率高。
  
  一個人做事情也是如此,做事有條理,就會有秩序,有秩序,就會有內心的安全感和穩定感,於是自然就能得到一個做事效率高,時間管理好的成功結果。
  
  作者:meiya 這篇關於為什麽有的人可以一天做很多事情,卻不會很忙碌和勞累?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19日,歸檔到目錄勵誌文章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