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任何人對我好我都感覺到受寵若驚,特別想立刻回報他們?

Feb19
首先分析病因。題主和我一樣,屬於嚴重缺乏安全感的自卑型人格。就像一棵常年缺少陽光雨露的脆弱小草,渴望生活的美好,但潛意識裏習慣了壓抑和失去的痛苦,甚至覺得自己配不上這些好,害怕對這些美好產生依賴。所以幹脆蜷縮在某個角落中封閉起來,害怕自己的存在給他人和這個世界增加了麻煩。如果有人主動給我們一點陽光雨露,我們的內心就感動地淚如泉湧,甚至會想用自己的整個世界來報答。
  簡單的說就是:因為害怕失去而寧願選擇不去擁有。這種人格形成的原因多由於童年或少年時代家庭施加的病態壓力。在著名心理學家弗洛姆寫的《愛的藝術》中,他提到了母愛與父愛對於孩子人格兩極化的作用。依據你的描述,我推測你的母親或者父親可能從小對你缺乏關愛。母親的可能性較大。
  自卑的本質是因為我們習慣於把“自我”建立在他人對我們的評價上。沒有安全感是因為我們麵臨選擇時不知道自己即將麵對的是什麽,所以隻好隨波逐流與群體趨同。就像麵對黑暗的時候我們的內心總是會有恐懼,是因為我們無法看清未知的事物。我們在麵臨選擇時,潛意識裏優先考慮的永遠是防衛,而不是爭取。
  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性格其實就是潛意識的集中體現,不可能被輕易改變。雞湯和成功學之所以不管用就是因為它隻是把看似有用的道理交給你,卻對潛意識沒有任何的影響。不了解病因就直接開藥方,最好的效果也不過是治標不治本。所以我不太喜歡那種隔靴搔癢的建議。下麵說下解決辦法。
  首先要時刻提醒自己,我們的存在沒有給這個世界和任何人帶來麻煩,我們和其他人一樣,完全配得上那些陽光雨露,當友好和溫暖出現的時候,要懂得克製自己的防衛意識,逼著自己去接受甚至是爭取幸福和快樂的機會。生活中的自卑者往往是比較善良和值得信任的,他們不善言辭,外表冷漠但是內心火熱。其他人反而才是需要提防的,很多都是笑裏藏刀。所以我甚至認為我們更配得上生命的美好。叔本華在《人生的智慧》裏說過:你必須強迫自己接受應有的驕傲。最幸福的人就是能夠做到真正讚歎自己的人。
  另外要學會擺脫對於外界評價的依賴,塑造獨立思維,自信起來。真正能夠決定你的感受的是你自己的內心,外界的評價永遠隻是間接地甚至是根本不起作用。
  還有,對抗缺乏安全感的最好武器就是理性,也就是充實自己的頭腦與靈魂。用客觀分析照亮黑暗中的未知,就不會缺乏安全感了。學會剖析自己的潛意識,思考自我與生活的聯係,不要讓群體選擇的數量影響了你的理性分析,群體意識永遠都是短視愚昧的。
  被動的途徑就是多經曆事情,讓親曆的經驗使自己成長,不要輕易接受沒有邏輯推理的二手經驗(然而片麵謬誤的經驗卻充斥著整個世界)。主動的途徑就是多思考,觀察自我,多讀好書。在我們年輕的時候弄清楚內心究竟想要的是什麽,愛情、婚姻、工作、夢想對於我們到底意味著什麽,能避免走很多彎路。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從未真正的活過。看看生活中的絕大多數人,隨波逐流,生活的方向完全由慣性決定,他們的觀念都是未經思考直接由傳統和世俗灌輸的,對於內心沒有想法的人這種活法再合適不過了。每個人都帶著n種麵具,卻不知道真正的自己長什麽樣。
  多讀好書,在充滿智慧的文字中,人生的整體畫卷一點點展現在麵前,很多讓人痛苦和迷惑的東西都會變得清晰和無足輕重了。但是不要指望能夠馬上就產生巨大的改變,生活畢竟不是雞湯和成功學。對於思想和性格的塑造一定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1.安蘭德《源泉》,看完這本小說,就更加了解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人隨波逐流,沒有獨立人格和思想的真實現狀了。我學會了如何不把“自我”建立在他人的評價之上,而是用自己的眼光客觀理性的分析自我。(這本書屬於磚頭書,很厚,有點小貴~)
  2.毛姆《人生的枷鎖》。根據作者真實經曆改編的小說,講述了一個從小自卑敏感的男孩成長和探索人生本質的曆程,有很多關於人生的哲學式思考,讓我產生了強烈的共鳴。
  4.老子《道德經》。作為一部經典,非常的短小精煉。於我而言卻是包含了世界萬物運轉變化的規律。“道家”思想的源頭,真正了解了“道”的概念,就不會再糾結於命運的好壞了。不理解“道”的人,才會認為道家思想是消極的。(現在多數出版社對於古代著作喜歡加入一些膚淺多餘的解讀,讀這種經典時最好用自己的思想去理解~)
  最後,我想說的是:妹子,我們不比任何人差!當你接受了自己,擺脫了束縛,那時候我們不僅要接受陽光雨露,還要主動“勾搭”絢麗的彩虹呢!生命有那麽多可能,咱們不去搶別人的快樂,但是屬於我們的美好為什麽不敢觸碰呢?最終你可能會發現,其實我們一直是別人快樂的源泉~
  知乎/詩無忌 這篇關於為什麽任何人對我好我都感覺到受寵若驚,特別想立刻回報他們?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19日,歸檔到目錄勵誌文章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