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仰望得太高,貶低的隻有自己

Feb19
王珞丹在回憶童年時坦誠地提到:“我確實沒有天賦,但是,我也能更好呀,我就是這麽個笨笨的很努力的自己。甚至,每一個人,都不可能成為優秀的別人,但是可以成為更好的自己。”
  
  這句話很是激勵我。
  
  當我還在前往大學的路途上,得知我的一個好友即將作為新生站在開學典禮上給將來的同學做演講,如果換做是我定也會像她一樣手足無措,緊張自不必說,但那個羨慕呀仍無法言表。為他人的優秀感到高興的同時也帶著幾分失落,我踏進了大學校園,仿佛感覺自己輸在了起跑線上。如今想起來,那哪兒是起跑線呀,一切都還未開始,可我已把他人第一步成功當作了我的第一個目標,於是接下來的道路總在追隨他人的腳步。況且,對年輕人而言,真正重要的那幾步往往不在起點,而在轉折點。
  
  當我們學校的組織、社團還沒有忙活起來時,又得知一個好友已經通過了她們學校校報、學生會、文藝團等等的麵試,瞬間感覺她的身上閃耀著無限光芒。於是我在網上查閱各種麵試技巧,以為能說會道很受歡迎,便報了很多組織的外聯部,每次麵試都試圖把自己偽裝得八麵玲瓏、熱情開朗,卻在電台麵試時被拆穿。學姐的一道考題告訴我,麵試更需要的是真誠,永遠不要否認和逃避真實的自己,任何一個職業都需要多樣化的性格,當你滿臉微笑地放下芥蒂、展示自己時,這份自信來自對自我的認可,這是超越任何技巧的真理。
  
  前不久得知她作為全省唯一一個人被挑選出來參與2015西藏支教活動,全國也就15人。其實寒假時就得知了她的計劃,並被勸說共同參與,可我始終無動於衷,一是覺得當自己的世界不夠充盈時不要試圖去提升和改變他人的生活,二是西藏這樣神聖的地方也不是我如今的層次能夠體會的。明明理性告訴我這不是我渴望的,感性又促使自己去羨慕他人的光彩,羨慕的不是這趟西藏征程,而是那種脫穎而出。其實,我們應該始終相信自己能行,麵對一樣渴求的東西,無論競爭者多少,隻要你在這方麵足夠出眾,就能發出光芒。而你至今仍默默無聞的原因,一是因為你沒找到內心真正向往的,二是因為你從未為這種向往堅持不懈。
  
  最近和院書記聊天,我無意中說道:“看著身邊有些人......”話音未落,他便打斷了我:“不要總看著別人怎麽怎麽樣,再耀眼的生活都是別人的,重點是你要學會找到自己內心的閃光點。我女兒現在參加工作了,每天過得很累很累,是身體累嗎?不是,是心,每天早上起來都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麽,年輕人總是要花很多時間去學會取舍。”過來人們總能很輕易地聽到自己內心的聲音,並且順從它。
  
  他問我:“讀大學是為了什麽?”
  
  就像每個大學生的答案一樣,我說:“培養能力。”
  
  “那你認為你現在具備了這種能力嗎?"
  
  我說:”好像沒有。我沒有當上什麽部長,也......"
  
  他再次打斷了我(書記就是這麽任性):“不,那些都不是能力,能力是不斷挖掘潛力。我高二便覺得自己很適合做學生教育工作,於是從團支書做到團委、黨委、書記,這是我的潛力。或許有些人很快挖掘到了,並且是他人羨慕的,但不代表這就是屬於你的。你要學會自我挖掘。”
  
  事實是,在受到好友的刺激,我加入了一些校組織、社團後,幹到一半就退出了,在與自己的性格、心靈磨合的過程中,我發覺自己渴望的生活是那種不斷充實自我的純精神性世界,折騰來折騰去,我最終還是回到了這個看上去的原點。可這代表我沒有進步嗎?當然不是,就像一個人的成功不能用金錢來衡量一樣,一個人的成長也不該靠組織、職位、人緣來尋求安全感。
  
  隻要堅定這是更好的自己,哪怕萬人阻擋,我又何必投降?
  
  不知道這些又是否是曾經困擾你的呢?最後送上夕爺的歌詞,刻在課桌上激勵了我的高三歲月:“請不要灰心,你也會有人妒忌,你仰望的太高,貶低的隻有自己。”
  
  文/崔子曼 這篇關於你仰望得太高,貶低的隻有自己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19日,歸檔到目錄勵誌文章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