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青睞敢於拚搏的狂者

Feb19

  要想做一個真正的英雄是沒有選擇餘地的,往往是要麽成功要麽成仁。——希契科克
  
  成功青睞敢於拚搏的狂者
  
  ◆李國
  
  1965年,一個19歲的美籍猶太青年考入了加州大學長灘分校,攻讀電影及電子藝術專業。大三時,這個狂熱地做著導演夢的小夥子拍了一部24分鍾的短片,講的是一對在沙漠相遇的年輕戀人的故事。
  
  那時,環球公司是每一個想進入好萊塢的電影人夢中的聖地。1969年,該公司的行政長官西德尼·喬·辛伯格偶然看到了這個青年拍的愛情短片。影片剛一放完,辛伯格便激動地對他的助手說:“我認為它棒極了!請你盡快安排這個導演來見我。”
  
  第二天,助手向他報告:這個青年並不是導演,隻是個大三學生。辛伯格回答:“我不管他是什麽,我要見他!”
  
  一個星期後,辛伯格見到這個青年。
  
  “我喜歡你的電影,我們簽個合同吧。”辛伯格開門見山地發出邀請。青年人猶豫地說:“可我是猶太人,我才讀大三,還有一年才畢業呢。”不過,年輕人知道,以他這個年齡想當上好萊塢大公司的電影導演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他明白眼前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你是想上大學還是想當導演?”辛伯格問。一分鍾,僅僅是一分鍾,青年的頭上已經開始冒汗……
  
  辛伯格當然明白,猶太人是一個非常重視教育的民族,大學未畢業就出來工作,這是他們不可想象的事情。
  
  當天下午,青年人與辛伯格所在的環球公司簽了一份標準的“自願服務”七年合同。在合同的限製下,青年等於是把自己的每一分鍾都賣給了環球公司。有人戲言,隻有神經不正常的人或者有著瘋狂野心的人才會簽這種合同。這份合同對辛伯格來說是一場豪賭:讓一個名不見經傳,甚至大學尚未畢業的人做導演,這可是環球公司從未有過的事。
  
  事實上,不論是這個青年還是辛伯格,都是“神經不正常的人”或“有著瘋狂野心的人”,然而,正是這個青年陸續拍出了《大白鯊》《外星人》《侏羅紀公園》《辛德勒名單》等傳世傑作。
  
  青年名叫斯蒂芬·斯皮爾伯格,電影史因之而更加輝煌的名字。
  
  人的一生會經曆無數次的選擇,斯皮爾伯格選擇當導演,他付出了輟學、來自父親的怨恨以及七年的自由身。然而,沒有這些代價,沒有瘋狂追逐夢想的勇氣,他不可能取得這樣的成功,因為成功總是青睞敢於拚搏的狂者。
  
  選擇,是人生的十字路口,而且,每一個選擇都是一種痛苦與希冀交雜體。痛苦的是自己一定要有所付出;希冀的是自己可能會成功,可能會站在世界之巔。但是,想成功,就必須付出,勇於付出。因為生活中,每一個選擇,都是不等價的交換!斯蒂芬·斯皮爾伯格的經曆就是如此,帶著父母七年的怨恨以及七年的不自由身,才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他的付出一定是驚人的!沒有這種瘋狂追逐夢想的勇氣,他不可能取得這樣的成功。成功總是青睞敢於拚搏的狂者。所以,有一位老者曾這樣說:一生當中,就是“三分勇敢,七分魯莽”,真可謂一針見血啊!

這篇關於成功青睞敢於拚搏的狂者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19日,歸檔到目錄勵誌文章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