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可炫窮,也不炫富

Feb19

  2011年6月份,一條關於“慈善界地震”的消息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新浪微博一個名為“郭美美baby”的炫富女在微博上展現著她的奢華生活:私人別墅,蘭博基尼、馬薩拉蒂、minicooper3輛豪車,此外,和她的母親擁有十數個愛馬仕包,飛來飛去的都是頭等艙......
  
  最讓人吃驚的是,這位名為“郭美美baby”的炫富女在此之前申請了實名認證,認證的信息竟然是“中國紅十字會商業總經理”。於是,一場人肉搜索便開始了,引起了極其轟動的社會討論,社會輿論風起雲湧,所有的焦點都聚焦在這個炫富女身上。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炫富”、“拚爹”等詞進入了我們的視野。在媒體中,我們時不時“被了解”有人開豪車、用現金鋪床甚至是燒錢炫富等新聞。其中有家媒體發出了這樣的感歎:“急劇轉型期的中國,不僅社會規則向權力和金錢大肆傾斜,整個社會也彌漫著對炫富、拚爹遊戲的讚賞與追逐,有些人甚至展露出搖尾乞憐的醜態。”看過之後,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炫富者不再向往日一般收斂著自己的行為,現在的他們,更加地明目張膽,甚至肆意猖狂。而對於我來說,我既不是這個圈子的人,也不是媒體評論人,這些炫富的報道也隻是看一看就好,一笑而過,自然不會去參與到“人肉搜索”、“指責謾罵”、“匡扶正義”的大潮中。簡簡單單做自己,足矣。
  
  每次外地的好友來找我,我都會帶他們去學校的食堂用餐。之所以帶他們去食堂,跟錢多錢少沒關係,而跟人的習慣、人的價值觀有關係。就像馮鞏老師在小品裏所說的那樣:“我就是這麽一個人”。
  
  每到周末,很多人都選擇去大地、星美看一場電影,而我,平時很少去電影院。在我的價值觀裏,花幾十塊錢跑去電影院看一場電影,遠不如在宿舍約上同寢一起欣賞電影來得快樂。電影本無罪,隻是每個人的觀點不同罷了。不必計較,也不必爭論。
  
  其實,跟我交集最多的這些朋友們裏,大多是大學裏的學生,他們願意與我交友。他們家境比較普通,甚至很貧寒,很少有“富二代”的影子。
  
  剛入大學的學生,又沒有固定的經濟來源,甚至家境不好的,一周給自己加次餐都是問題。而我在他們眼中,是一個“不卑不亢的勵誌榜樣”,因此,他們很願意跟我交朋友,我也很開心和他們分享我的人生經曆,我的悲喜苦樂。
  
  在我讀大學四年級的時候,便有了很多空閑時間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做的最多的便是旅遊。與其說旅遊,不如說是“窮遊”。看看山,看看水,大地在我腳下,世界在我心中,怡然自樂也。
  
  每次外出旅遊,總能召集幾個驢友一起組團。大家接觸的時間長了,也就知道我平時沒有花錢大手大腳的習慣。買東西不求最好,但選的東西一定是最經濟最實惠的。因此,我的身邊聚集了很多的好友,能和他們打成一片,可能就是因為我的實在和樸實打動了他們。
  
  幾個誌同道合的驢友從來沒有買過硬臥和軟臥,買的最多的便是硬座。有時候“手慢”了,隻能老老實實地站到目的地。
  
  關於住宿,這是一件根本不用商榷的事情,到了一個城市,第一件事便是不約而同地打開手機地圖,直奔青旅(青年旅舍,價格便宜、按床鋪算價格的大房間)。如果運氣好,會跟國際友人住在一起,每次遇到外籍好友,都會用自己不算流利的英語跟他們聊上好長一陣子。
  
  炫窮不失貼心,樸實仍感幸福。女友已經工作,不能經常陪我一起去旅遊,但每次旅遊回來,我都會給女友帶來當地的一件小小的紀念品,雖不昂貴,但女友都會把它視如珍寶。而炫富者們,往往送出去的都是首飾、名包和豪車,相比於一件小小的紀念品,哪個更有珍藏的意義,不言而喻。
  
  當別人享受炫富的“暢快”時,我享受著另一種讓自己喜愛的“炫窮”生活。其實,炫窮也是一種“奢侈”的生活,彰顯的是一種自由、一種灑脫、一種屬於自己的人生態度。
  
  那些炫富者通過備受輿論的方式不斷地出現在公眾麵前,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為了滿足自己內心的空虛,以此來激起圍觀者的“羨慕、嫉妒、恨”。然而這種“快感”並不會持續很長,隨即而來便是內心更加的空虛和落寞。
  
  

這篇關於寧可炫窮,也不炫富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19日,歸檔到目錄勵誌文章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