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丹《論語》心得之一:天地人之道[3]

Feb19

第一部分
於丹《論語》心得之一 天地人之道(3)

    這是多高的驕傲啊!一個人能夠不被富足的生活蠱惑,又能在貧賤中保持著做人的尊嚴和內心的快樂。
    這樣一種儒家思想傳承下來,使我們曆史上又出現了很多內心富足的君子。東晉大詩人陶淵明就是其中之一。

    陶淵明曾經當過八十三天的彭澤令,那是一個很小的官。而一件小事,便讓他棄官回家。

    有人告訴他,上級派人檢查工作,您應當“束帶見之”。就如同今天,你要穿正裝,紮上領帶,去見見領導。

    陶淵明說,我不能為五鬥米向鄉裏小兒折腰。就是說,他不願意為了保住這點做官的“工資”而向人低三下四。於是把佩印留下,自己回家了。

    回家的時候,他把自己的心情寫進了《歸去來兮辭》。

    他說,“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我的身體已經成了心靈的主人,無非是為了吃得好一點,住得好一點,就不得不向人低三下四、阿諛奉承,我的心靈受了多大委屈啊!

    他不願意過這樣的生活,“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於是就回歸到自己的田園。

    陶淵明的意義,不在於在詩中構置了一個虛擬的田園,更重要的是,他讓每一個人心裏都開出了一片樂土。

    安貧樂道,在現代人眼中頗有些不思進取的味道。在如此激烈的競爭麵前,每個人都在努力發展著自己的事業,收入多少、職位高低,似乎成了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標誌。

    但越是競爭激烈,越是需要調整心態,並且調整與他人的關係。那麽,在現代社會,我們應該如何為人呢?

    又是子貢問了老師一個非常大的問題,他說:“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您能告訴我一個字,使我可以終身實踐,並且永久受益嗎?

    老師以商量的口氣對他說:“其恕乎!”如果有這麽個字,那大概就是“恕”字吧。

    什麽叫“恕”呢?老師又加了八個字的解釋,叫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你自個兒不想幹的事,你就不要強迫別人幹。人一輩子做到這一點就夠了。

    什麽叫“半部《論語》治天下”?有時候學一個字兩個字,就夠用一輩子了。

    這才是真正的聖人,他不會讓你記住那麽多,有時候記住一個字就夠了。

    孔子的學生曾子也曾經說過,“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說我老師這一輩子學問的精華,就是“忠恕”這兩個字了。簡單地說,就是要做好自己,同時要想到別人。

    拓展一點說,“恕”字是講你不要強人所難,不要給別人造成傷害。言外之意是假如他人給你造成了傷害,你也應該盡量寬容。

    但是,真正做到寬容談何容易。有很多時候,一個事情本來已經過去了,而我們還是老在那兒想,這麽可惡的事,我怎麽能原諒它呢?然後就在不斷的自我咀嚼中,一次一次再受傷害。

    佛家有一個有意思的小故事:

    小和尚跟老和尚下山化緣,走到河邊,見一個姑娘正發愁沒法過河。老和尚對姑娘說,我把你背過去吧。於是就把姑娘背過了河。

    小和尚驚得瞠目結舌,又不敢問。這樣又走了二十裏路,實在忍不住了,就問老和尚說,師父啊,我們是出家人,你怎麽能背著那個姑娘過河呢?

    老和尚就淡淡地告訴他,你看我把她背過河就放下了,你怎麽背了二十裏地還沒放下?

    這個故事的道理其實和孔夫子教給大家的一樣,該放下時且放下,你寬容別人,其實是給自己留下來一片海闊天空。

    所以什麽叫“仁者不憂”呢?就是讓你的胸懷無限大,很多事情自然就小了。

    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有可能遭遇失業,婚變,朋友背叛,親人離去等等這些事情,它對你是大事還是小事,沒有客觀標準。

    這就如同劃個一寸長的口子,算大傷還是小傷?如果是一個嬌滴滴的小姑娘,她能邪乎一星期;如果是一個粗粗拉拉的大小夥子,他可能從受傷到這個傷好,一直都不知道。

    所以,我們的內心究竟是做一個嬌滴滴的“小姑娘”,還是一個粗粗拉拉的“大小夥子”,完全可以由自己決定。

    其實,《論語》告訴我們的,不僅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還應該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所謂“予人玫瑰,手有餘香”,給予比獲取更能使我們心中充滿幸福感。

    大家知道,儒家理論的核心和最最精髓的東西,除了“恕”字以外,還有一個是“仁”字。

    孔子的學生樊遲曾經畢恭畢敬地去問老師什麽叫仁?老師隻告訴他兩個字:“愛人”。愛別人就叫仁。

    樊遲又問什麽叫智?老師說:“知人。”了解別人就叫智慧。

    關愛別人,就是仁;了解別人,就是智。就這麽簡單。

    那麽,怎樣做一個有仁愛之心的人呢?

    孔子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論語·雍也》)

    你自己想有所樹立,馬上就想到也要讓別人有所樹立;你自己想實現理想馬上就會想到也要幫助別人實現理想。能夠從身邊小事做起,推己及人,這就是實踐仁義的方法。

    我記得大學英語課本上,有一則托爾斯泰寫的小寓言,說有一個國王每天都在思考三個最最終極的哲學問題:在這個世界上,什麽人最重要?什麽事最重要?什麽時間做事最重要?

    就這三個問題,舉朝大臣,沒人能夠回答得出來。

    他很苦悶。後來有一天,出去微服私訪,走到一個很偏遠的地方,投宿到一個陌生的老漢家。

    半夜裏,他被一陣喧鬧聲驚醒,發現一個渾身是血的人闖進老漢家。

    那個人說,後麵有人追我。老漢說,那你就在我這兒避一避吧。就把他藏起來了。

    國王嚇得不敢睡,一會兒看見追兵來了。追兵問老漢,有沒有看到一個人跑過來?老頭說,不知道,我家裏沒有別人。

    後來追兵走了,那個被追捕的人說了一些感激的話也走了。老漢關上門繼續睡覺。

    第二天國王問老漢說,你為什麽敢收留那個人?你就不怕惹上殺身之禍?而且你就那麽放他走了,你怎麽不問他是誰呢?

    老漢淡淡地跟他說,在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就是眼下需要你幫助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馬上去做,最重要的時間就是當下,一點不能拖延。

    那個國王恍然大悟,他那三個久思不解的哲學問題,一下都解決了。

    這個故事,又可以做《論語》的注腳。

    實際上,孔子也罷,莊子也罷,陶淵明、蘇東坡直至泰戈爾,古今中外聖賢的意義是什麽呢?就是用他們對生活的體驗,總結出一些對我們每個人都有用的道理。

    這些道理不是那些磚頭一樣的典籍,讓你要拿著放大鏡,翻著《辭海》非常吃力地去參悟一輩子。

    真正的聖賢不會端著架子、板著麵孔說話。他們把活潑潑的人生經驗,穿越滄桑,傳遞到今天,讓我們仍然覺得溫暖;而他們在千古之前,緘默地微笑著、注視著,看我們仍然在他們的言論中受益而已。

這篇關於於丹《論語》心得之一:天地人之道[3]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19日,歸檔到目錄勵誌文章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