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領心靈的魔手

Feb19

 

人生的過程就是在痛苦與幸福中不斷抉擇的過程。音樂關照著,音樂關照著生活,離不開音樂,生活離不開音樂,無論是痛苦著,還是快樂著。

——樂曲《琵琶語》欣賞記

按語

在古聖先賢們那裏,“聲”和“音”是不一樣的,雖然他們都跟“響”有關係,但區別在於:人和獸口中所發謂之“聲”,其餘自然事物所發謂之“音”。如老子所說的“大音希聲”(《道德經》第41章),是說“至大的音響是不能用聲音來表述的”,音、聲有異;又說“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道德經》第2章)音、聲有別。關於“音”、“聲”,又有解為“音為響之始,聲為響之餘”,這一點,在現代漢語語音理論體係和現代聲律學理論體係裏,“音”相當於“聲”,而“聲”則相當於“韻”。音樂,非自然之響,而為人為之響,賦以性情,發之於物,乃為音樂,與自然聲響或音響相比較,音樂的特點是“符合人聲美感特征和規律的音響”。現代意義上的“音樂”一詞在古人那裏也是兩回事,即,“音”指自然的音響,“樂”指人為的、使人產生愉悅之情的音響。現代意義上的“聲樂”,在古人那裏隻是指“歌唱”,今人所說的“音樂”,在古人那裏僅僅指器樂,因而,古有“歌樂”之說而無“音樂”之說,蓋源於此。

很難想象,沒有音樂,人類社會、人的生活、將會是一副什麽摸樣。在人類所創造的諸多藝術形式中,唯有音樂能夠貫徹、通透到人類情感的全部領域,反過來說,人類的所有情感活動都可以借助音樂的形式來完成。愛恨情仇,喜怒哀樂,皆可以在音樂的世界裏找到當為寄托的一席之地。音樂對人的精神活動的影響的直接性、生動性、具象性、抽象性、認同性、同情性、共知性、增益性、補償性等諸功能是其他藝術形式難以企及的。所以,沒有音樂的生活是蒼白的,沒有音樂的是殘缺的,沒有音樂藝術增色的社會是凋敝而昏暗的。

人的成長大抵可分為兩個環節,即知性成長環節和情感成長環節。接受知識教育是生命作為物質形態的存在和發展必須具備的一個環節,而接受情感教育則是生命實現心靈成長和精神健康的另一個環節,情感教育和心性教育渠道和方式的高效性和快捷性又首推音樂教育,所以,人在嬰幼兒時期所受的啟蒙教育總要輔之以兒歌,儒家經典裏便有《樂》這樣的對統治階級及上流社會進行精神和心靈教育的平台或教材。宗教國度裏,便以宗教音樂作為對教民進行心靈再造的主要手段和主要方式。對於一個普通人(或稱自然人),及時接受音樂教育,提高感受音樂情緒的能力和鑒賞音樂的能力以及提高綜合音樂藝術素養就顯得很有必要。

總有一首歌,或者總有一首樂曲,一定定格在生命中了吧,它是怎樣攫住動蕩不安的心靈並讓其靜如處子的呢?它是怎樣引導心靈從迷蒙的荒野上走出去的呢?它是怎樣給幽暗慘淡的心田高懸起一盞明燈的呢?它是怎樣把冥頑不靈的心靈感化成開滿鮮花的芳草地的呢……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從網上聽到一首琵琶曲,就在樂曲開頭的兩個樂句精靈般跳入我的耳鼓的刹那間,我的心被震懾了,身體如同遭了電擊一般抽搐了一下,僵直了,腦子裏紛然遊走的的諸多思緒在那一瞬間嘩然委地,空靈得仿佛雪後初晴的天空,潔淨得宛如雨後清新的林莽,那一刻,我的生命靜如空穀,柔如止水,我好像看到了自己靈魂的樣子和顏色,我仿佛找到了自己靈魂的去路和來路,我猛然覺得我的生命原來竟如春風裏正在探頭的草,那一刻,我的心裏升騰起一種從未有過的輕鬆和快樂,並由最初輕微的激動變為超乎尋常的平靜,好像一切從來沒有存在過,我好像獲得了一種無比巨大的力量,這種力量足可以攜著我的生命穿越古往今來,連通四野八荒……( 勵誌人生 )

我不能失去這樣美好的感覺,我連忙記住了這首樂曲的一些相關信息:林海,鳳穿牡丹,琵琶相,琵琶語,……經過幾番周折,我終於找到了有關這首樂曲更多的信息,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靈與肉仿佛經過了一場莊嚴的宗教洗禮。

信息1:《鳳穿牡丹》,國產38集電視連續劇;

信息2:同名樂曲《鳳穿牡丹》源自琵琶曲集《琵琶相••••琵琶語》,後為該電視劇的背景音樂;

信息3:曲作者林海,國內音樂人,曾為多部影視劇作曲;樂曲演奏者蔣彥,國內著名民族音樂家,善操琵琶;

信息4:此曲原名《琵琶語》,作者的創作動機是欲突出表現琵琶這種單音色民族彈撥樂器獨具的魅力,再賦之以現代音樂理念與技巧,使其表現力更為豐富,更為強大,更具感染力。因其音樂情緒與電視連續劇《鳳穿牡丹》的故事背景、人物性格和命運極相和諧,固用為插曲;

信息5:“鳳穿牡丹”,位居中國四大名繡之首的蘇繡的傳統高端刺繡技法,為刺繡技藝之國粹:

信息6:“鳳穿牡丹”,係賴以蘇繡高超刺繡技法所生產的著名繡品,圖案為鳳凰和牡丹,係清室皇家刺繡貢品中之極品,當年,慈禧料定自己的生命將風駐塵定,謝世前曾著此繡衣。

信息7:電視連續劇《鳳穿牡丹》講的是從清末到建國初期,蘇繡龍頭鬱氏家族一幹人等圍繞“鬱氏技法”的傳承權屬與舊軍閥、新軍閥、日本人之間展開的保衛國粹的鬥爭經曆。國恨家仇糾結,兒女私情纏繞,商業利益盤曲,故事以鬱家長女無暇與“鬱氏技法”的共同的命運走向為線索而展開。

我又集中時間觀看了電視連續劇《鳳穿牡丹》。但是,傳奇走了,故事走了,蕩氣回腸的愛情走了,繡品走了,留在我心裏的隻有《鳳穿牡丹》無比美妙的琵琶音樂。

在這首曲子裏,沒有傳統琵琶音樂中那種鏗鏘靈動、激越飛揚的陽剛情緒,也沒有傳統琵琶的金石錚錚、竹木柔柔的輝煌大氣的經典氣息。琵琶,這種挾卷著大漠風沙的西域樂器,在《琵琶語》裏被改頭換麵了,由一個粗獷豪放的北方漢子變成了一個呢喃細語的南國。

這篇關於引領心靈的魔手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19日,歸檔到目錄勵誌文章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