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未曾有》讀後感

Jul18

  《得未曾有》讀後感(一)

  《得未曾有》是在寒假裏讀的一本書,作者慶山,也就是之前我們所熟知的安妮寶貝。這是她改名後的第一本作品。書中記載了她從江南到甘肅遇見的四個不相識的人。愛作畫且善於烹飪的廚子、回歸農村的攝影師、年輕的僧人、以古法彈奏的老琴人。

  他說:“我們研究自己,最終是為了忘記自己”

  花竹和氣,驗人安樂。心寂境喧,萬物森然。她說,安妮寶貝這個筆名隨機而抽象“除了一個持有永久的女童式形象,別無深義。”這次改名,她並沒有解釋,但是當你讀完這本書之後,或許會明白這個緣由。在時光的沉澱下,洗淨浮華,還原最初的自己。人在成長,物質,情愛,得失,執念隨時間流淌,漸漸變得稀薄而淡漠,景隨人易,不複當初。江山依舊雲空碧,昨日主人今日客。從今起,當稱—慶山。

  我認為慶山這本新書,突破了他一向從內向性書為主題的模式,走出了內心私我自我的小天地,不再用大段大段的獨白和囈語,不再著力構建精致卻封閉充滿感官意象的心靈世界,她走進別人的生活,感受他人的人生哲學,站在一個記錄者的角度,將自我色彩消融,講述四個不相識的人的故事。

  四位主人公不相識卻又相似,身份不一,性格迥異。生活狀態的泰然與簡淨,以心為準。在這個快速轉動的世界中揀擇出了自己信任與喜愛的方式去生活。並非信仰那麽強大而莊重,但卻傳達出一種狀態。

  清明,簡淡。堅守,持戒,以此明人辨性。她一直堅持如此,不受天下熙熙攘攘的塵世裏棲得真正的內心平靜。

  任光陰荏苒,萬物致異。找到最想要堅持去做的那件事,從此寄雲渡水,以心守一事,求定得清歡。


《得未曾有》讀後感(二)

  因為今天上午休息,昨晚睡前和女兒聊天,晚了。但家裏人沒有睡懶覺的習慣,早早便起床,頭暈乎乎的,給自己敷了一貼麵膜,讀完《得未曾有》。曆時近一個月,其中帶它一同遊了雲南,本想再仔細地品味,但蕾說讀完要分享,也許第一遍的感覺也是蠻彌貴的。我邊讀邊能理解蕾的思想行為、衣著打扮、處世接物,這世上真的不是所有人隻是向往清淨、素雅、簡單。有些人他是屬於那樣的生活的。

  其實,對這本書我不知道怎麽說,書中四個人物的生活都是超凡脫俗的,好像也不合適,應該是最凡最俗的。原生態的!嗯,這樣更合適,我們很多人過著過著就過成別人的生活了,千篇一律?也或者說追求的不是自己想要的,是想給別人看的?

  遇見一個人、讀一本書都是緣份,讀“渡過輪回夢海”恰逢遊大理的崇聖寺。三塔,覺得自己沒什麽佛緣,但在那個神聖的地方仍感到淨與善。

  書中那樣的生活對我是有感觸的,但說不出來,也許隻能意會,不能言傳。讀這本書時,我包了一個書皮,隻有靜下來時才讀,讀完有什麽淌過,又看不到痕跡。書中一句話更能說出我的感受:“有時候看到美的東西,內心激動,跟它碰撞的時候卻無力描繪。一描繪就覺得很俗,不知道怎麽把它說的樸實,說回它自己。“

  要分享的話,用幾個字吧!清、淨、慢、雅。


《得未曾有》讀後感(三)

  這本書有點像一本訪談,夾雜著遊記與散文。作者慶山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了一段自己的旅行。她走遍大江南北,去過煙雨姑蘇也走進了青海的古寺,結識了四個朋友,寫下了四種生活。

  讀書時我非常羨慕書裏四位受訪者的生活,更向往他們的心境,隻為傳統文化能傳承下去,這是他們的故事,他們的生活。

  我也曾閱讀過類似的散文或者是心靈雞湯,但總覺得裏麵列舉的故事或某個人的例子是那麽不真實,便隻想讀流水賬一樣一掃而過。可從這本書裏,也許是因為其中生動清美的插圖,讓我明白原來真的有這樣的人:他們在都市裏可以做到不被外物所擾;心守一事不為名利所累;見過大千世界卻仍然靜心於古寺佛旁。

  大概現在的我們缺少的就是這一種心境吧。俗話說,境由心生,但其實,靜,也是由心而生。我們這些在都市裏的人,在我們生活的世界裏看慣了燈紅酒綠,見慣了香車寶馬。可是我們從不審視自己內心的世界。其實在那裏麵,住著一個庸庸碌碌的自己,他為了一日三餐疲於奔命,他為了得失利害寸土必爭,他每天隻靠一遍一遍刷新著自己的網絡社交圈子來充實自己的內心,他空虛,他有形形色色的現代都市病,可他從來不清楚病因,那就是,他,從不曾靜下心來好好看看這個世界。

  正是靜由心生。(《苦難輝煌》讀後感

  • 《微微一笑很傾城》讀後感
  • 《半暖時光》讀後感
  • 這篇關於《得未曾有》讀後感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6年07月18日,歸檔到目錄讀後感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