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一元錢

Feb20

  最後的一元錢

  文/劉燕敏

  他破產了,所有的東西都被拍賣得一幹二淨。現在口袋裏的一元錢及回家的一張車票是他所有的資產。

  從深圳開出的143次列車開始檢票了,他百感交集。“再見了!深圳。”一句告別的話,還沒有說出,就已淚流滿麵。

  “我不能就這樣走。”在跨上車門的那一瞬,他又退了回來。火車開走了,他留在了月台上,在口袋裏悄悄地揉碎了那張車票。

  深圳的車站是這樣繁忙,你的耳朵裏可以同時聽到七八種不同的方言:他握著口袋裏那一元硬幣,來到一家商店的門口。5毛錢買了一枝兒童彩筆,5毛錢買了4隻“紅塔山”的包裝盒。

  在火車站的出口,他舉起一個牌子,上書“出租接站牌(一元)”幾個字。當晚他吃了一碗加州牛肉麵,口袋裏還剩18元錢。5個月後,“接站牌”由4隻包裝盒發展為40隻用錳鋼做成的可調式“迎賓牌”。火車站附近有了他的一間租屋,手下有了一個幫手。

  3月的深圳,春光明媚,各地的草莓蜂擁而至。10元一斤的草莓,第一天賣不掉,第二天隻能賣5元,第三天就沒人要了。此時他來到近郊的一個農場,用出租“迎賓牌”掙來的一萬元,購買了3萬隻花盆。第二年春天,當別人把摘下的草莓運進城裏時,他的盆栽草莓也進了城。不到半個月,3萬盆草莓銷售一空,深圳人第一次吃上了真正新鮮的草莓,他也第一次領略了一萬元變成30萬元的滋味。

  這種花盆式草莓,讓他又擁有了自己的公司。他開始做貿易。他異想天開地把談判地點定在五星級飯店的大廳裏,那裏環境優雅且不收費。兩杯咖啡,一段音樂,還有彬彬有禮的小姐,他為沒人知道這個秘密而興奮,他為和美國耐克鞋業公司成功簽訂貿易合同而歡欣鼓舞。總之,他的事業開始複蘇了,他有一種重新找回自己的感覺。

  1995年,深圳海關拍賣一批無主貨物,有一萬隻全是左腳的耐克鞋,無人競標,他作為惟一的競標人,以奇低的拍賣價買下了它。1996年,在蛇口海關已存放了一年的無主貨物—— 一萬隻全是右腳的耐克鞋急著要處理。他得知消息,以殘次舊貨的價格拉出了海關。

  這次無關稅貿易,使他作為商業奇才躍上了香港《商業周刊》的封麵。現在他成為歐美13家服飾公司的亞洲總代理,正在力主把深圳的一條街變成步行街,因為這條街有他的12個店鋪。

  一元錢能打造出一條街來,可是很多人認為一元錢隻能買一杯水。也許正是這種認識上的差別,使世界上產生了富翁和乞丐。

這篇關於最後的一元錢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20日,歸檔到目錄勵誌故事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