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愛國主義演講稿

Nov25

  小學生愛國主義演講稿(一)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來賓朋友大家下午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中國愛》!

  首先我要講一個發生在我身邊真正的事例。

  我所居住的小區有戶三口之家,一隊夫妻和他們的孩子。小倆口倆經營著一個水果攤,一家三口就靠水果攤生活。幾年前,小男孩檢查得了白血病,夫妻倆取出了所有的積蓄和向親朋好友借來的錢,然而不久便花光了。在這一家子束手無策的時候,居委會來了,社區的居民來了,還有佷多聞訊而來的陌生人。你五十,我一百,一疊帶著掌心溫度的救命錢被送到了小男孩手裏。

  其實在這片土地上,每天都會有這樣或者那樣感人的事例發生。

  我隻是截取了一件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而已。所謂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這種“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事例越來越多。不知道大家意識沒有,其實在這背後一個巨大的事實是我們的日子越來越幸福。有位作家說過:我們必須先讓自己衣食無憂才有餘力去幫助他人。連自己溫飽都成問題,幫助別人是有心無力的。如今,我們幸福了。而這幸福生活的背後又是因為我們祖國日益強大。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新中國就沒有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

  是的,祖國繁榮了,祖國昌盛了。我們的祖國在不久前迎來了她六十一歲的華誕,也迎來了她偉大的複興。

  全世界的中華兒女都期待著這天。

  我還記十多年前當一架國外飛回的飛機停在首都機場時,一位白花蒼蒼的老華僑是跑著下飛機的。他一邊跑一邊喃喃念著:“我回來了,我回來了……”老華僑眼裏噙著淚花說他這一刻已經太久太久,等到滿頭青絲變成了華發。

  這位老華僑就是我的舅爺爺。

  我們在這片土地上出生,每天在這片土地上生活,以至於我們體會不到那份真實而深厚的幸福。隻有當我們久居異國他鄉後雙腳踏上片土地時,我們才會體會到那種無比的激動,那種落葉歸根的情思。是的,我們的根在中國,我們血管裏有著黃河,長江的脈動,我們的骨子裏有著悠悠華夏五千年曆史。

  我明白了,為什麽我的同學出國留學時,他家裏會讓他帶上一小瓶這黃土。因為這黃土就是我們的根,這黃土裏蘊藏著我們的魂。

  我深深地愛著我的祖國。我愛這片土地上的藍天碧水,我愛著土地上的一草一木,我愛著這片土地上每一位勤勞,勇敢,善良,樸實,真誠的人們。正如詩人艾青的一句詩:為什麽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

  愛,不是隻靠說在嘴上的,而是應該用行動來表達。所以今年的十月一日,我一個最怕打針的女孩走進了獻血車。因為我不知道還有什麽方式比這來得更直接。

  再過三十年,我們再來相會。再過三十年,我們美麗的家鄉,我們偉大的祖國會呈現什麽樣的變化?我堅信,祖國的明天,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祖國的明天更美好。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一起攜手努力!花開四季,花開不敗。


  小學生愛國主義演講稿(二)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站在這裏,我首先想請問你們一個問題:在你們心中,什麽最偉大?我想,答案一定是兩個字——祖國。

  我們在圓明園裏認識了祖國的屈辱和悲憤;在長城嶺上,認識了祖國的雄偉和磅礴;在大漠荒原,認識了祖國的廣大和遼闊;在絲綢大道上,認識了祖國的悠久和淵博。

  當看到書本裏祖國的那段被列強侵略的苦難時,我們義憤填膺,因為祖國在我們心中;當神舟六號遨遊太空,(奮鬥。周恩來之所以能成為中國人民敬仰的一代偉人,不就因為他從小用“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來鞭策自己;現代科學家童第周從一個後進生變成了轟動西方科學界的中國留學生,這股動力不就來自他的堅定信念——“外國人能辦到的,中國人也能辦到”;偉大的科學家錢學森,不畏艱辛遠涉重洋回到祖國,為祖國奉獻了一生,因為他一直以來不變的崇高信仰是他歸國時感人肺腑的“祖國啊,我回來了!”

  “自古英雄出少年”,穿越祖國曆史的長河,在這段悠長的記憶裏,也湧現出了許許多多的少年英雄。王二小、劉胡蘭、董存瑞……他們為了中華民族的興旺和強盛,進行了不屈不撓的奮鬥與拚搏,直至獻出自己年輕而又寶貴的生命。他們的事跡,令人肅然起敬;他們的精神永遠鼓舞著我們奮發向上。

  粱啟超曾說過:“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屹立於世界,則國屹立於世界!”我們是祖國的驕子,是新時代的寵兒。風華正茂的一代啊,怎樣用鋼筋鐵骨支撐起共和國的大廈,怎樣邁開走向世界的步伐?同學們,祖國在我們心中,和諧家園在我們心中,我們就應該為之而付諸努力。努力學習吧,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加美好,讓一個富強、民主、文明的中國,在二十一世紀這個嶄新的年代裏屹立於世界之林!

這篇關於小學生愛國主義演講稿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11月25日,歸檔到目錄勵誌演講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