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黨偉業觀後有感

Oct14

  建黨偉業觀後有感(一)

  前幾天和朋友一塊看了《建黨偉業》,頗有感觸。

  首先不得不說的是,《建黨偉業》確實比《建國大業》更具細節性與感染力,如果說《建國大業》是明星們在某個盛大頒獎禮上走紅地毯,觀眾們隻能遠遠的看著明星們那或嫵媚或陽剛的背影歡呼,那《建黨偉業》就可以稱得上是在這個走紅地毯的儀式上,加了個明星表演秀,觀眾們可以在稍近的距離看到他們的表演,這就比隻能遠觀走秀來的過癮許多。

  《建黨偉業》講述的是從1911年辛亥革命後到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這段時間內的曆史故事與風雲人物,主要以毛澤東、李大釗、陳獨秀、張國燾、周恩來、蔡和森等第一批中國共產黨員為中心。

  整部影片時間跨度大,人物故事複雜多線,這就要求電影能夠以一種快節奏的表達方式來呈現曆史過程,也就奠定了影片恢弘壯大的基調。

  整個電影雖然跨度很大,講述的事件很多,但是導演還是將重點處理的很好。影片重點講述了毛澤東是如何走上革命道路、中國第一次會議以及五四運動三個階段。毛澤東如何走上革命道路的橋段中,導演並沒有將節奏安排的很快很緊張,而是用一種稍顯輕鬆溫暖的基調表現了毛澤東和恩師之間的深厚的師生情誼,和楊開慧之間青澀溫馨的男女之情,和朋友戰友之間的友情。

  導演將這些情節處理的很生活化,毛澤東到北京,通過老師見到了李大釗時,李大釗問他“你還當過兵?”的時候,毛澤東略帶羞澀的說:“沒打過仗。”這一細節就將毛澤東生活化,更加的真實親切。

  在描述中共第一次會議秘密召開的片段,詳細描述了馬林的被跟蹤與反被跟蹤的過程,節奏快速,營造了一種緊張的感覺,也表現了中國第一次會議召開的艱難。

  個人認為整個影片的OK部分是對五四運動的表現。整個大屏幕都是遊行的學生,無數雙學生的腳向鏡頭湧來,大家高喊口號,湧向政府,抓出賣國賊,聲勢浩大,可謂壯觀。麵對警察的抓捕,學生們努力逃脫,被警察抓住毒打,可謂震撼。

  在影片中,幾位偉人的演講鼓舞人心。無論是孫中山、陳獨秀、李大釗,還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愛國學生,(信念,抱著共同的理想,不斷的在黑暗中探索,不斷的在探索中思考,當發現隻有共產主義才能救中國時,他們並沒有退縮,甘冒天下之大不韙,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在極其頑劣的環境中建立了中國共產黨,從此中國革命進入了嶄新的曆史時期,也是從那個時候起,就注定了中國人民從此走上民族獨立、國家富強的道路。

  在結尾處,水氣氤氳、朦朧迷離的嘉興湖麵上,12名共產黨人一起低聲唱起《國際歌》,鏗鏘有力的歌聲慢慢的傳了出來,小船飄浮在湖麵上,周圍是祖國的大好河山,那曆史性的一刻,永遠的定格在了人們的心中。

這篇關於建黨偉業觀後有感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10月14日,歸檔到目錄觀後感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