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酒樓上讀後感

Oct07

  在酒樓上讀後感(一)

  《在酒樓上》是魯迅小說集《仿偟》裏麵的作品,其中描寫的最為出彩的人物莫過於呂緯甫了,留給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主人公用蜂蠅來對自己人生的比喻,呂緯甫的人生就像是蜜蜂與蒼蠅一樣,被人驚嚇的一下即刻飛去,但飛了一個小圈子,便又回到了原地點,這種悲劇色彩,不僅讓我們覺得主人公可悲,更覺得他可憐,曾經意氣風發和擁有青春活力的呂緯甫曾經勇敢的衝進城隍廟拔掉神像的胡須,曾經滿懷信心的和封建禮教作鬥爭,曾經慷慨激揚的討論者國家大事,曾經對“保守派”的停止不前而大為恥笑,但他所做的一切並沒有能讓社會進步,人們的思想解放,反而自己陷入窘境,落魄,就像蒼蠅和蜜蜂的飛行一樣,用回到了原點,這是全文最讓我感到諷刺的地方。時代的變遷與生活的變故就這樣把這個充滿著理想,擁有著朝氣的年輕人壓迫的麵目全非,使呂緯甫的人生變得頹唐與絕望,為了生活,他放棄了自己革命的立場,也放棄了自己的夢想,成為了一名教小孩讀四書五經的家庭教師,但這一切的變故他的思想都非常的清醒,以至於在精神上給以了他沉重的打擊,他變得自責,更覺得自己無用,因此他由勇敢,聰慧的年輕人變成了神色頹敗的中年人。這一轉變也是他經曆的社會生活的一次又一次的打擊所造成的。

  從小說中中我們不難看出魯迅對主人公墮落的惋惜,和他悲劇色彩的必然性以及感到的無奈,雖然呂緯甫在政治生活上失意而頹唐,但魯迅仍然把呂緯甫刻畫是心懷善良和誠以待人的形象,在小說中呂緯甫回故鄉s城主要是為辦兩件事,一是給三歲為夭折的小弟弟遷墳,其二是給順姑娘送花,但小弟弟的屍骨早已腐爛的不見了蹤影,順姑娘也已經去世。做這兩件事實在沒有了什麽意義,甚至是讓人感到是無聊的,但他還是盡心盡力的努力辦好這兩件事,樂此不疲的四處搜尋和挑選絨花,在遷墳的過程中,辛辛苦苦的在雪地裏忙了大半天。從中我們不難看出,呂緯甫的心並沒有完全的死,他依然有著母子之情,兄弟之情,他甚至眷戀著以前給予他美好回憶的鄰裏之情,這不僅與頹敗的呂緯甫在形式上做了對比,更展現了呂緯甫多維的人性。

  《在酒樓上》表達了五四運動由OK轉向沉寂這一背景中,知識分子內心的苦悶與頹唐的情緒。不僅讓人感到可歎,更讓人感到意味深長。給我以啟迪。


  在酒樓上讀後感(二)

  在酒樓上,對坐飲酒的“故人”,是他又似乎不是他了。

  當我懷著深沉的無家可歸的懸浮感回到那早已被改頭換麵了的地方,坐在酒樓上,重拾故地的生疏。巧的是,在換了麵貌的故土遇到換了靈魂的故友,這一切,便注定了這一次歸來的索然與懊悔。

  眼前不停喝酒,試圖買醉的呂偉甫,恰是魯迅筆下地位與命運無不帶有一定的悲劇性與荒謬性的知識分子。他說在這近十年的分離中,所做的卻也都近似是一些無聊的事。想想也是,往往別人看著無聊,並非真的無聊,若連自己都已認定,那便是真正的無聊了。曾經那個滿懷革命熱情的青年,曾到城隍廟去拔過神像的胡子,甚至因為激烈的爭論改革中國的辦法以至於打起來,較於現在,為胞弟遷墳,為糊口而不得不違背自己的意誌去教孩子們充滿封建毒素的《女兒經》之類的東西,在異常頑固與強大的封建勢力麵前,當年敏捷精悍的呂偉甫終究是經不起挫折,變得頹唐與消沉,喪失了抗爭的力氣高尚的人生境界就此離他遠去。

  在我看來,他若就這樣隨波茫然的走下去,也未嚐不是一件好事,畢竟在那個吞噬靈魂的年代,(生命罷了。

  他不滿足於自己這樣的人生,但他又不得不坦承而又實際的走著那條僅剩的路,哪怕清醒的靈魂在不斷的自責,他也隻能懷著難耐的隱痛上路,他被逼無奈下渾渾噩噩的渡世,當我們給予深切同情的同時,又不得不去批判與痛斥,同時也讓我們看到呂偉甫的存在是多麽具有廣泛性。

  辛亥革命過後的新知識分子們向他這般隱退的不在少數,好在他們隻是選擇了隱退,思想引導著靈魂保留著最原始的希望,正如他問我的:“你不能飛的更遠些嗎?”?他喪失了抵抗的氣力但仍願將希望寄於同伴,如此,中國還是有未來可言的。

  “我獨自向著上己的旅店走,寒風和雪花鋪在臉上,倒覺得很爽快。”一個曾與自己並肩同行的朋友,選擇了離去,希望便自此虛妄,一份靈魂與自己踏步前行,絕望便也是虛妄的了,可見絕望的反抗不至於此,希望也將永存於前行的路上。

這篇關於在酒樓上讀後感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10月07日,歸檔到目錄讀後感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