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

Oct07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一)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類文學評獎中奪得首獎。全書的主調是憑借山水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秘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曆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曆史構成。餘秋雨先生依仗著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所寫下的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而且也為當代散文領域提供了嶄新的範例。

  “報紙上說我寫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累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溫秋肅,還是大喜悅大悲憤,最後總得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回歸於曆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是餘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餘秋雨先生以他獨特的寫作魅力吸引著讀者,那是一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他也曾在本書中像許多知青學者樣深情感歎,但同樣的感歎,出現在不同的地方,韻味也相差甚遠。正如他所說的一樣“我也可以年輕”,他的人生是富有彈性的,他總是秉持著少年的激情,享受著老年的清閑度過他充實的中年時光,所以,餘秋雨先生無論何時都是個混合體。因此,他的文章,也永遠夾雜著不同感覺的口氣。如他對中國文化日益淪陷喪失的悲傷感慨,就飽含了年輕人對不滿的辱罵,中年人對世事的無奈和老年人滄桑的惋惜。

  餘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心思細膩的筆觸,為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寫本書!它不甘甜,因為裏頭有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苦苦的味道,為這本紀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了一道滋味。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曆史古跡在它們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而作者運其妙筆,以幹淨漂亮的散文,組合,使它們成了一篇篇讓炎黃子孫驚醒的文章。

  走進書中的情境與思考,我們不禁嚴肅起來。像一群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塊不甚熟悉的土地,逼使我們不得不因那曆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宗於我們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實像,壁畫依然不言,我們靜靜看著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著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鑰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卻任其流落在外人手裏,而中華子孫卻也將之棄而不顧,那一馬車,一馬車的文物輸往外國。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滿意義的洞窟,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它並非外表炫麗,而是它隻是一種儀式,一種人性的,及它深層的蘊藏。我們在這兒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國千年的標本,一樣美的標本,縱使它曾經殘缺,被人無情的,任意的轉換。

  廣袤的神州大地,孕育出燦爛的華夏文化,有如一朵朵奇葩綻放著,包容和開放的海派文化,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濃鬱思鄉情結的華人文化……我無法用語言表達作者對中國文化的深刻解讀,我隻能用心去細細體味。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二)

  假期閑來無事,再捧餘秋雨《文化苦旅》,一則可以在炎熱的酷暑裏除卻心境的煩躁,二來可以再次享受一下餘教授豐盛的文化大餐。餘秋雨教授的《文化苦旅》站在不同的視角、以深邃的思想、獨特的見解、瀟灑的文字對中國文化以及相關的曆史、景觀、人物進行了別具一格的詮釋,讀來發人深省,歎為觀止。

  偶讀其中《西湖夢》就有別一樣的感覺。餘秋雨在此文中寫到:“奇怪的是這個湖遊得太多,也不能在心中真切起來。”他說:“它貯積了太多的朝代,於是變得沒有朝代;它匯聚了太多的方位,於是也失去了方位。它走向抽象、走向虛幻,像一個收羅備至的博覽會,盛大到了虛渺。”上海世博會的時候,我與單位的同事一起去看世博展,當然也就不得不去被人們稱為“人間天堂”的西湖了。事實上,當我把從文字中,從畫卷裏、從視頻中所了解的西湖與自己親身見到的西湖在腦海裏疊加起來,對比起來,總感受不到西湖那“人間天堂”的至善至美的真實。按理說,身在西湖中,會有一種真實的感受,但是正如餘教授所說:“遊覽可以,貼近卻未免吃力。”的確,西湖讓人感到一種疏離感,就像腦子中有一幅畫,本是那麽清晰、明朗,但你一伸手去捕捉它,它卻變得那麽虛幻,不可觸摸,無法貼近。

  餘教授在《西湖夢》中對與西湖相關的人物蘇軾與白居易的評價也頗有意思。蘇軾修築蘇堤,白居易修築白堤,餘教授說他們不過搞了一個別人也能搞的水利工程。但是在他看來這一水利工程卻真正的體現了“中國文化良心的社會實績”。這便使我想起了某些官員為官一任、為官一方不作為、亂作為或者勞民傷財的行徑與蘇公、白居易格格不入:蘇、白不管是仕途得意還是與失意,不管還是東顛還是西簸,但無論身處何方,心中不變的是搞一點別人也能搞的利民工程。不像有的官員、騷客升則喜、降則悲。甚至以“隱居”來回避社會現實,不敢直麵人生與社會。對此,餘教授對像隱居孤山20年的林和靖這樣的人是這樣評價的,說這種隱居是中國知識分子的自衛與自慰,是中國知識分子的機智,(魯迅一樣的文化鬥士真的太少了,多希望範仲淹一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人能多起來。在這物欲橫流的浮華年代,知識分子更應該秉承蘇、白的文化良心去推動人類文明的進程。

  在《西湖夢》裏,餘秋雨教授則以理性的心態對蘇小小作出了令人折服的評價。對這位世人尊貴地長久安享景仰的妓女,餘秋雨認為她的形象本身就是一個夢。她很重感情,但她也不會因一個男人的負心而“鬱憤自戕”,而是從對情的執著大踏步邁向對美的執著。她不願做姬做妾,勉強去完成一個女人的低下使命,而是把自己的美色呈之街市,蔑視著精美的高牆。她不守貞節隻守美,直讓一個男性的世界圍著她無常的喜怒而旋轉。她不像其他有文學價值的名妓,為了一個負心漢或一個朝廷顛簸得過於認真。她頗有哲理感的超逸,成為中國男人心頭一幅秘藏的聖符。

  而對於白蛇娘子,餘秋雨則認為:這個是妖又是仙的形象,於她本人來說,成妖成仙都不甘心。她理想最平凡最燦爛,隻願做一個普普通通的人,然而這一點帶給她的是空前的災難——被鎮於雷鋒塔下。多殘忍啊,想做一個普普通通的人的權利也給剝奪了。悲!想做人的卻做不了人,是人的卻常常被逼成妖或者甘願墮落成妖精。

  總認為,餘秋雨先生對上述人物的分析,詮釋給人啟迪。那些在曆史長河中不曾被淹沒的人物又仿佛生活在我們現實生活中。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三)

  從文化大家的園子裏歸來,被露水打濕的衣領上還帶著花的香氣,腦海裏保留著和這早晨一樣新鮮的記憶。我不揣冒昧地把這些既不連貫。又不準確的記憶寫下來,不知能否對讀書養氣有所禆益。

  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我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就是:“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

  我想,每一個中國人都會有這種感覺,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作者餘秋雨先生認為:“這是中國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熏染造成的,要擺脫也擺脫不了。”我想,這個原因對每一個中國人來說,同樣適合。

  我們去某一個地方參觀旅遊,都總會不自覺地回想那裏的一切,主人是誰,修建的目的,發生過的曆史事件,何許人也曾經到過這裏等等。這樣,就在這一瞬間,把人、曆史、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曆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籠罩在每一位參觀者的全身,曆史古跡所蘊藏著的精神與文化也就能嘩的一聲奔瀉而出,使每一位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曆過一定的曆史事件,無端地感動,無端地喟歎。

  譬如說,我們路過汨羅江,總會在百感交集之中擠出一聲來源久遠的喟歎。既羨慕沉睡江底的閑散,又恨楚國忠臣的輕生;既有感於物換星移的短促,又興幸楚臣的精神沒有隨流水而長逝;既歎惜滔滔江水的無情,又因身為炎黃子孫而驕傲……這眾多的感慨,全是因為楚臣遇到了汨羅。我們看到了汨羅,就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愛國精神與浪漫詩篇。

  又如,我們去參觀長城。長城,之所以能成為我國的象征,就是因為它一直肩負起了保家衛國的責任。走在長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覺到無數英靈在抗擊匈奴時的勇猛,倒下前轉過頭給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亙古不變的黑色的眼睛。“不到長城非好漢”這一口號的提出,大概也是來自一個簡單的願望:把中華民族的精神曆代相存。而不懂得這一切,長城,中國的長城,隻不過是一條長長的土堆兒而已。

  大概,每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需要一些曆史事件才能得以豐富,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古跡,陳年的石頭和木塊也才能深深的感染著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而文人的作用,也就是把古跡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與人類精神感悟出來。因此,文人也是豐富曆史古跡的內涵的要素。沒有了曆史事件與人物,人們對於無論有著任何意義的景觀都隻會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與技術多高啊!”之類單純的讚歎,而永遠也不會有更層次的感慨。旅遊的更高層次,就是要領悟我們祖先的精神,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傳統精神。

  《文化苦旅》這本書,猶如一片巨大的花園,作為一隻小小的蜜蜂,我所能采到的隻是一點點的花粉。這是要請喜歡賞花的讀者們原諒的。

這篇關於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10月07日,歸檔到目錄讀後感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