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聽那冷雨讀後感

Sep25

  聽聽那冷雨讀後感(一)

  上了初中,我接觸最多的就是散文了。昨天下了雨,讀了《聽聽那冷雨》,雖沒有瓦來伴奏,卻也感慨萬千。

  餘光中是台灣人,這篇《聽聽那冷雨》中無處不隱藏了他對中國的熱愛和對家鄉的懷念。這篇《聽聽那冷雨》文字細膩而憂傷。像“即連在夢裏,也似乎有把傘撐著”、“不能撲進她懷裏,被她的裙邊掃一掃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吧。”和“二十五年,沒有愛故鄉白雨的祝福,或許發上下一點白霜是一種變相的補償吧。”文字間透出的是盡是憂傷。

  這篇文章是物+事,通篇寫雨,卻非想雨,而是借雨抒發對大陸的思念之情。而美麗的句子很多,我印象蠻深的是“雨來的時候不再有叢葉嘈嘈切切,閃動濕濕的影光相接。鳥聲減了啾啾,蛙聲沉了咯咯,秋天的蟲吟也減了唧唧。”用了連續幾個象聲詞寫出了以前下雨的熱鬧和現在下雨的淒冷。“溫柔的灰美人來了,她冰冰的纖手在屋頂拂弄著無數的黑鍵啊灰鍵,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黃昏。”將雨比作溫柔的灰美人,將瓦比作琴鍵,那叮叮咚咚的脆響確實如彈琴一般。

  這篇《聽聽那冷雨》是我明白了思念是一種痛,卻又是一種快樂。像從西門街道廈門街,作者想像從西門到廈門,沉醉在自己編織的虛擬的幻想中,體現出那沉沉的思念。

  此時的我,回憶昨天的雨,叮叮咚咚,沒有瓦,卻有傘,一曲無限回音。


  聽聽那冷雨讀後感(二)

  “驚蟄一過,春寒加劇。先是料料峭峭,繼而雨季開始,時而淋淋漓漓,時而淅淅瀝瀝,天潮潮地濕濕,即使在夢裏,也似乎把傘撐著。而就憑著一把傘,躲過一陣瀟瀟的冷雨,也躲不過整個雨季。”在餘光中先生眼裏,“整個中國整部中國的曆史無非是一張黑白片子,片頭到片尾,一直是這樣下著的”。這篇文章是那個充滿著對昔日家園憂愁之思的文字。

  餘光中的作品總能給予我輕快活潑且充滿生命力的感覺,他將他萬花筒一樣變化多端的想象力詮釋給讀者。同一篇文章每次讀後都有不同的感受。這篇有這強烈音樂感的文章吸引著我。用長短句,韻律感讓它琅琅上口。這是一篇像詩一樣的散文,文字凝斂生動而富有韻律,字字句句,充滿令人驚奇的詩的意象。作者筆下的雨時而是“黑白片子”,時而是“宋畫”,時而是“一滴濕漉漉的靈魂”,時而是“溫柔的灰美人”等等。作者憑卓越的想象力,把鄉愁化為種種意象,而意象又於作者的人生遭遇及心靈曆程相連相融。可謂情絲和雨絲交織。柯靈曾評論說:“《聽聽那冷雨》直接用文字的雨珠,聲色光影,密密麻麻,縱橫交織而成。這也許可以幫助我們對中國文字和現代文學的表現力增加一點信心,也應該承認這在五四以來的散文領域中,算是別辟一境。”

  都說鄉愁文化是中國文化的根。李白杜甫是這樣,蔣捷趙師秀也是這樣,餘光中更是這樣。鄉愁這場雨從秦漢下到唐宋,從唐宋下到現在。到處都聽的見這雨聲,淋淋瀝瀝,淋漓至今。似乎那發黃的紙頁也沾染了鄉愁雨的潤濕,悠幽幽地向我們傳達著千年之雨的氣息。杜牧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秦觀的“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還是喜歡蔣捷的《虞美人·聽雨》。“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聽聽,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聞聞,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


  聽聽那冷雨讀後感(三)

  《聽聽那冷雨》寫的就是餘光中那永遠剪不斷的鄉愁,寫的就是他對祖國那刻骨銘心的愛,寫的就是海岸兩峽同胞所煎熬的骨肉分離之苦。

  雨落在台灣上,落在遠離祖國大陸的異鄉上,那是無數炎黃子孫的淚啊!飽受國家分離之苦,隻能隔著一灣淺淺的海峽相望,望盡多少離人淚。他們的根在祖國大陸上,離開了自己的根,他們就像浮萍一樣漂浮不定,找不到一個家的溫暖,一處靈魂的歸宿。《聽聽那冷雨》就像是在訴說著台灣同胞的離別之苦,思念之疼!

  雨在中國古典文學中是一個淒涼,孤寂憂愁的意象,這也就十分符合台灣人民渴望統一的心境。但是,時間的推移會淡化某一些東西的,甚至使有的人忘記了自己的根在哪,他們想獨立,自成一個國家!真是可笑,荒謬,這些台獨分子怎麽可以背叛祖宗,做出這種大逆不道的事情呢?他們不應該忘記自己身上流淌著的是炎黃子孫的血,他們的先輩都是在祖國的嗬護下成長起來的啊!他們有什麽理由台獨,(www.)又有什麽理由不顧海峽兩岸渴望統一的人民的心聲?他們這樣做隻是自取滅亡罷了。餘光中是幸運的,因為他心目中還保留著那一份純粹的愛國之心,餘光中又是不幸的,因為他嚐盡了與祖國的分離之苦。老師說不久的將來說不定《聽聽那冷雨》這篇文章會被台灣當局禁掉,因為它不符合某些台獨分子的意願。這樣的話我就更為台灣所擔憂了,台獨分子的台獨形式已經轉化到了另一個層次——文化台獨。

  大陸和台灣的分離已經讓許多人悲疼欲絕,但無奈朝來風雨晚來風。最近在新聞上驚聞台獨分子要篡改曆史,把蔣介石的遺跡都拆除了,這是一個可怕的挑釁信號,他們要進行文化台獨。文化是維係一個國家民族團結的一條重要紐帶,這條紐帶如果斷裂,那將會產生多麽嚴重的後果啊!不知道到那個時候像餘光中這樣的愛國同胞們又會增添多少新愁,也許《聽聽那冷雨》就最適合表達這些人士現有的心情吧。

  有時候我真想不明白為什麽總有人要倒行逆施,為什麽總是要分離自己的祖國,是為了到時自己可以為所欲為嗎?但是他們最終還不是要成為日本或者美國的附庸?這樣寄人籬下謀求庇護的滋味很好受嗎?那為什麽不回到祖國的懷抱?無論是一個怎麽作惡多端的人,他對自己的祖國也是有一定的感情的,但是台獨分子怎麽了?我不知道。這些台獨分子是可悲的,他們的精神世界一定是虛無的,隻是整天做著自以為很了不起的事而實際上是遺臭萬年的蠢事!你們去讀讀《聽聽那冷雨》,你們去聽聽海峽同胞的心聲,看一下這樣可不可以挽回你們的一些良知和愛國之情。為什麽一定要分裂國家呢?為什麽就不可以統一,在中秋或者元宵這樣的節日中歡聚一堂,共同慶祝,體味中國那源遠流長的文化氛圍呢?

  《聽聽那冷雨》,一個台灣同胞思念祖國最真切的心聲,值得海峽兩岸同胞都去品味。

這篇關於聽聽那冷雨讀後感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9月25日,歸檔到目錄讀後感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