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三百首讀後感

Sep24

  宋詞三百首讀後感(一)

  老師要求我們在暑假熟讀抄寫詩詞70首,出於好奇看到了這本《宋詞三百首》,裏麵有那麽多的彩圖,借過來看看吧!就借了它。

  《宋詞三百首》挑選了宋朝57位著名文人250多首詞。我讀時,又感後悔,它難懂難朗讀。隻得強打精神看一遍譯詞,再讀一遍原詞,像讀散文那樣的很費勁地讀完了它。

  我喜歡嶽飛的《滿江紅》中‘八千裏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作為一個男兒,我要學嶽飛那樣的有誌氣,雖然出身農民的孩子,卻能文武雙全,寫出這麽好的詞!成為浮流芳百百世的民族英雄。

  我也喜歡蘇軾的《水調歌頭》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我要像蘇軾那樣的心胸開寬,雖然人間有離合悲歡,盡管我留守在爺爺家,雖然月兒有陰晴圓缺,雖然我很少能跟父母親相見,這些事難以求全,隻要把思念父母的情留在心間,在同一個月亮下,我們一家人不是歡聚在同一月光之下!

  我不喜歡那些離愁怨女,可是它們占了200來首,寫得最好,對我們小孩子有什麽益處?

  朗讀時,我讀不出感情也讀不出韻味,爺爺對我說,詞比詩還難呢?要學詞牌,平仄,押韻,唉!古代的的詩詞,為什麽要有這麽多的規則。

  如果在詞中,能有勵誌,勸學內容,能有專為兒童寫的東西,哪該多好啊!

  一本借錯了的書,《宋詞三百首》不適合小學生閱讀。


  宋詞三百首讀後感(二)

  文/貢潔冰

  假期閑餘,隨手翻閱了一本宋詞。翻開《宋詞三百首》,則為其中的細膩真摯所吸引,而不能自拔。詫異於文字的魅力竟可穿越千年不朽,思接千載。試想穿越千年的風雲變幻,和古人吟詠著同樣的詩歌,感受著同樣的情感,那是何等神奇的事情。忽然想起一句話“其實時間是靜止的,流動的是我們自己”,似乎有悟。品讀宋詞,感覺他們真情湧動,真切如一縷縷微風,從古代飄到當今,而且還要繼續飄到未來;它們又象涓涓溪流,在曆史的長河中永不間斷。心情好的時候,我喜歡讀詞。喜歡和柳永一起感受“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真情;喜歡和蘇軾一起“把酒問青天”,感慨“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心情不好的時候,我也喜歡讀詞。柳永的輕輕訴說“多情自古傷離別,更哪堪冷落清秋節”,我深有同感;蘇軾那斷腸的“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鬆岡”的淒涼滄桑,我聽後,會和他一起憂愁;“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是李煜的“愁”,仿佛感染了我的“愁”。讓我也反思是否我有些“為賦新詞強說愁”?但是無論心情好亦或是心情不好,總有兩件事我很喜歡做:一是能感動自己的,再則是能為自己的心靈創造一份感動的。所以讀細膩的宋詞成了我所喜歡做的事,因為古人飽蘸感情的文章總能拂動心弦。

  我喜歡蘇軾,他的豪邁是一種幾番大起大落後的徹悟;我還喜歡李清照,她的詞脫俗而清新,委婉而細膩……每每讀到蘇軾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辛棄疾的“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我總會覺得蕩氣回腸,感慨萬千;讀到白居易的《琵琶行》時,當讀到“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難”,不先求解釋而光看字麵,(學習中,生活中,才能真正領悟宋詞的魅力。

這篇關於宋詞三百首讀後感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9月24日,歸檔到目錄讀後感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