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門宴讀後感300字

Sep12

  鴻門宴讀後感300字(一)

  《鴻門宴》所敘述的是項羽,劉邦在共同滅亡秦國之後,範增見劉邦有雄視天下之心,因此舉辦了一個暗藏殺機的宴會,準備除掉劉邦。而劉邦最終在張良,項伯,樊噲等人的幫助下逃離楚營的故事。

  項羽,昔日的楚霸王,多麽的威風,多麽的不可一世!但因為與劉邦爭天下,兵敗垓下,最終落個烏江自刎的下場。歸根結底,都是他桀驁不馴,猶豫不絕的性格讓他在鴻門之上錯過了一次刺殺劉邦的絕好機會。就這樣,一個唾手可得的江山被拱手送人。多麽的可悲!多麽的殘忍!項羽壓根兒就沒想到他所見的種種,皆是劉邦之計。所以,“古之成大事者,不可拘泥於小節”。

  曹操,曆史上的奸雄。這是基於人們個人愛憎基礎上給予他的名字。讓我們正視曆史:“曹操,字孟德,詩人,軍事家……”這些是什麽?——這沒有什麽,僅僅是因為他當斷則斷,遇事有魄力,當他誅殺孔氏後人時,正是因為他的鐵血,後世才有“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典故。若不是他的能力,他的性格,何以三足鼎立,統江山;又何以有他“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豪壯詩篇。

  項羽之所以失江山,劉邦,曹操之所以得江山,正是因為個人人格。項羽的桀驁不馴讓他孤注一擲,讓他呈匹夫之勇,讓他兵敗垓下;而劉邦,曹操也正是因為他們的性格,讓他們招賢納士,讓他們統帥三軍,讓他們“該出手時就出手”。當然結局也必然有不同,一個既失江山,又失美人,另一個則建立千秋功業。

  就個人觀點而論,項羽——我崇拜,但隻有一個歎惋——英雄短命;劉邦,曹操——我尊重,但他們也隻有一個評價——書寫曆史。

  好的個性=好的人生,讓我們書寫屬於自己的篇章。


  鴻門宴讀後感300字(二)

  公元前202年,楚漢相爭已近尾聲。項羽到了四麵楚歌的悲慘境地,不免發出“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哀歎。但在最後一戰中,他孤身奮戰群敵,“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倒退)數裏。”可以想見其多麽神勇!但“虎落平陽遭犬欺”,終究擺脫不了受圍困的處境,故有烏江邊贈馬亭長之舉,有無顏見江東父老之感,以自刎之舉成全急欲領賞的漢軍將領。一代英雄,自我毀滅。死得坦然,一點也不拖泥帶水。就連李清照這樣的弱女子也不禁讚歎:“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一個項羽,豈不是將整個南宋小朝廷比了下去?

  項羽是英雄,但隻是一個失敗英雄,隻是一個悲劇英雄。

  他力能扛鼎,有萬夫不當之勇,但他有勇少謀。

  他自視甚高,豪爽直率,但“自矜攻伐”、“奮其私智”、“欲以力征經營天下”,剛愎自用,不善用人。劉邦能利用項伯來擺脫危機,項羽卻輕易出賣曹無傷;劉邦對張良言聽計從,項羽有一範增卻不用。

  他坑殺秦軍降卒20萬,火燒阿房宮,其暴戾之舉令人扼腕。

  他自封西楚霸王,分裂天下以封王侯,更是倒行逆施之舉,豈不是要將曆史車輪拉回到戰國時代?

  他在麵臨垓下之圍的絕境時,尚自負英雄,說什麽“天亡我,非戰之罪也!”拒絕從失敗中吸取教訓。

  他政治上優柔寡斷,目光短淺,不屑於耍弄權術,又怎能玩得過年長他24歲又極有心計極有野心的劉邦呢?

  總之,項羽能作一員偉大的軍事將領,卻不能成為一名傑出的政治家。

  屠洪剛在一曲《霸王別姬》中唱道:“問世間誰是英雄?”後人卻更感慨於他生離死別時表現出來的俠骨柔情。至於他是否英雄,他已以自身的行為作了最好的注解。


  鴻門宴讀後感300字(三)

  大家應該聽說過“鴻門宴”吧。自從我看了電影《鴻門宴》,我就迷上了這個故事,我從司馬遷的《史記》這本書裏找到鴻門宴這段曆史文章,然後一遍一遍地讀。

  “鴻門宴”講的是:楚懷王讓劉邦和項羽分兩路去打秦國,誰先入鹹陽誰就稱王。當時劉邦率十萬人馬,項羽率四十萬人馬,可是沒想到劉邦先到了關中,約法三章,想在此稱王,但這個消息被左司馬曹無傷傳到了項羽那兒,項羽想殺劉邦所以擺了鴻門宴。可到了鴻門宴上項羽又舍不得殺劉邦了,範增好幾次給項羽使眼色,可是項羽好像沒看見,(www.)後來範增把項莊請來讓他舞劍殺劉邦,項莊在宴上舞劍,項伯(項羽季父也)和張良是朋友,也上去和項莊一起舞劍,不讓項莊殺劉邦。最後,劉邦在上廁所的時候跑了,回去把曹無傷殺了。

  讀了“鴻門宴”這段文章,我感受到:人不要太自滿了,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項羽在鴻門宴上可以殺劉邦,可是他放棄了。劉邦在上廁所時逃跑,雖然不符合情理,但是在打仗要逃的時候就不要在乎這點小事,隻要有機會就一定不要放過。這讓我想起有一次,我們班選科學小組的組長,我們組有劉禹堯,何軾,張越熹和我,一開始我們都讓張越熹當組長,但張越熹不當,然後我說:“如果你們都不當,我就當,愛當不當,不當我當。”後來我就成為了科學小組的組長。


  鴻門宴讀後感300字(四)

  四十萬的精兵與十萬士兵的較量,很明顯,項羽贏定了。但曆史卻讓項羽悲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最終烏江自刎,讓劉邦建起盛大的西漢王朝,結果似乎在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

  的確,在個人能力方麵,項羽沒劉邦有謀,也沒有劉邦機智,跟沒有劉邦善於用人。因為項羽崇尚武力,在黃河以北征戰以來,戰無不勝,諸侯們在他麵前也隻能俯首稱臣。軍事的強大實力讓西楚霸王占了上風,但這一切卻被項羽的“情義”給瓦解。

  鴻門宴上,項羽要殺劉邦絕非難事。項羽何嚐不知,隻要此時殺了劉邦,天下便是自己的呢。是因仁慈嗎?不,連坑埋一城人的事都能做得出的人,會因殺一人而皺眉嗎?其實,這一切皆因項羽重情義。不忍殺昔日戰友,不願殲以前的同盟。以前的情義仍在項羽心頭,他又豈想到劉邦已是敵軍首領,劉邦已不再是昔日的兄弟。劉邦的花言巧語更是欺騙了天真單純的項羽,項羽也因情義而放走了劉邦,放走了複楚的機會,更是落得個烏江自刎的下場。

  可憐,也可悲。一代英雄,一代霸王,因情而敗走。

這篇關於鴻門宴讀後感300字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9月12日,歸檔到目錄讀後感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