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英雄的故事讀後感

Sep10

  革命英雄的故事讀後感(一)

  暑假,哥哥借我了一本書,書名是《革命英雄的故事》,我用了足足3天的時間把它全部看完,我被書中一個個英雄形象折服了,我的眼睛濕潤了,我的心顫抖了!千錘百煉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革命先烈們正是他們的行動給世人留下了學習的榜樣。

  其中讓我最為感動的是女英雄劉胡蘭的故事:劉胡蘭生於一個貧苦農民家裏,年幼的她早早地參加了中國共產黨。一次,劉胡蘭根據組織安排,要轉移上山,可是敵人封鎖了所有入口,劉胡蘭無法離開村子。一個叛變的民兵從人群中發現了劉胡蘭,把她拉出人群,帶到了敵人的麵前。敵人從叛徒的口中得知劉胡蘭是被捕人員中唯一的共產黨員和區幹部,又是年齡最小的一個,便妄想從她口中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可劉胡蘭寧死不屈,敵人萬萬沒有想到共產黨的一個小姑娘竟會如此堅強。敵人的利誘和威脅都失敗,便希望通過血腥的屠殺來逼迫劉胡蘭投降。

  在刑場上同誌們一個個犧牲在敵人的鍘刀下,隻剩下劉胡蘭一個人,這時的劉胡蘭眼睛裏冒著怒火,毫不畏懼,她斬釘截鐵地說:“怕死就不當共產黨員!”憤怒的群眾再次向刑場湧來,敵人的機關槍向幾百名手無寸鐵的鄉親們瞄準,這時劉胡蘭大義凜然地大聲喝斥敵人:“住手!要死,讓我一個人死,不許傷害群眾。”就這樣年僅十五歲的劉胡蘭昂首挺胸邁著矯健的步伐,從容地向烈士染紅的鍘刀走去……她用年輕而寶貴的生命換來了老鄉們的安全,她卻永遠沉睡在這片生她養她的土地上,鮮血染紅了藍天。

  劉胡蘭,你不會孤單寂寞,中國千千萬萬的少年兒童都在傳頌你的事跡,你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毛澤東為你親筆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鄧小平爺爺也為你親筆題詞:“劉胡蘭的高貴品質,她的精神麵貌,永遠是中國青年和少年學習的榜樣。”

  在中國,像劉胡蘭這樣的愛國英雄成千上萬,你看,舍身堵槍口的“黃繼光”,與敵人同歸於盡的“楊根思”,烈火中永生的“邱少雲”,舍身炸暗堡的“董存瑞”……為了保衛祖國,保衛人民,無數的革命先烈在戰爭中拋頭顱、灑熱血。這些勇士們在敵人的槍林彈雨中奮勇前進,麵對敵人的槍口毫不畏懼、視死如歸,這種愛國之心是多麽可貴啊!


  革命英雄的故事讀後感(二)

  最近,我讀了一本叫《革命英雄故事》書,感覺有許多話想說。

  看了這本書我感到生活在戰爭年代的孩子是多麽渴望和平呀。15歲的劉胡蘭因為不肯說出共產黨的秘密,而被山西閻錫山的部隊用鋤刀砍頭。毛主席爺爺對劉胡蘭評價是:“生的偉大,死的光榮。”董存瑞為了共產黨的勝利,冒著生命的危險,用手托起炸藥包將敵人的火力據點炸掉,為八路軍反擊日軍對翼中平原的大掃蕩及鞏固抗日革命根據地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還有許多英雄事例象黃繼光、邱少雲、劉誌丹等同誌……

  這些革命英雄都值得我們學習,學習董存瑞為國捐軀,永垂不朽精神;學習狼牙山五壯士不顧生命危險將敵人引入地勢險要狼牙山,(珍惜時間,“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不應該讓時間白白流失,想想戰爭年代孩子是多麽艱苦,可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卻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日子,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成為國家棟梁之才,保衛祖國,不能讓我們的祖國受到一點傷害,讓美好的21世紀為戰爭敲響喪鍾,讓和平之花永遠開放下去。

  一個人的生命應該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臨死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最壯麗的事業。”


  革命英雄的故事讀後感(三)

  當我們在遊樂園裏盡情玩耍時,當我們正坐在餐桌前吃大餐時,當我們正坐在舒服的床上看電視時,你們可曾想到過那些為了祖國英勇奮鬥而犧牲的革命戰士。今天就讓我們通過《革命英雄的故事》一書,一起去回顧那些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跡吧!

  劉胡蘭出生於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從小就有強烈的革命精神。1937年抗日戰爭全麵爆發,她更是不斷地給革命根據地送糧。1946年6月,年僅14歲的劉胡蘭被黨組織吸納為中共預備淵。後來國共爭執,劉胡蘭因同誌背叛而暴露被捕。麵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她依然堅定不移。最後敵人無奈,殘忍地殺害了她。後來,毛主席親筆為她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就要懂得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一定要好好珍惜,絕不能虛度光陰。

  書中還有為國舍身,永垂不朽的董存瑞;英勇不屈的江竹筠;甘為革命割肝膽的續範亭;威震山河的狼牙山五壯士;烈火中永生的邱少雲……

  這些為了革命的勝利而不惜犧牲生命的革命烈士,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努力,認真學習。讓祖國的明天更加美好,拒革命烈士血不百流!

這篇關於革命英雄的故事讀後感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9月10日,歸檔到目錄讀後感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