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北歸讀後感

Aug25

  南渡北歸讀後感(一)

  繼《陳寅恪與傅斯年》後,又手棒嶽南的新作《南渡北歸》三部曲(《南渡》、《北歸》、《離別》)反複研讀。讀後,為“大師之後再無大師”的鴻篇巨作震撼之餘,更多的則是感歎和無語。如果前者是再現了陳寅恪和傅斯年追求學術獨立和精神自由的曲折而辛酸的一生,而《南渡北歸》三部曲則是立體呈現了20世紀中國最後一批大師群體命運在劇烈的曆史變遷中的史詩巨著,“他們在20世紀所遭遇的命運劇變,譜寫了中國知識分子群體的哀歌”,更重要的是在含淚讀完每部多達450多頁的大部頭後,他們完全顛覆了我從小所受的曆史教育,對大師們經曆的那個時代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和了解。

  敬佩作者不同於一般人物傳記的簡單描寫,而是重點著墨大師們生活的那個時代背景的交待以及人物成長的家世背景及其對他們成長(特別是思想形成和專業造詣)的關聯影響,輔以詳實的背景材料為支撐,兼具文學作品的流暢描繪和曆史學家嚴謹的治學方式的考據和追溯,讓這三部厚實的巨著能讓人有一氣嗬成讀完的衝動,同時讀後帶給讀者深深地思考。在為大師命運悲歎之餘,在無法排遣的愴然中,不得不去仔細思量如果身處其境自己又該作何訣擇和判斷。曆史不可重來,但以史為鑒,是每一個國家和有使命感的人都應該看重的。

  曆史的真相,對於我們認識胡適、陳寅恪、傅斯年、梅貽琦、葉企孫、曾昭掄、陳夢家、吳宓、穆旦等大家都有重要意義。在扼腕歎息的同時,大師們在重要人生關口的選擇對啟迪後人方麵將有深刻影響。

  多麽希望我們都能生活在一個歲月安穩的時代,每一個有良知的知識分子都能憑著獨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在各自的學術上有所建樹,帶領我們這個巨有悠久曆史的中華民族長久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一個開放、自由,鼓勵創新的時代對國家的發展有多大意義毋庸置疑,在經曆了那個風起雲湧的曆史變革之後,後世之人當以曆史為鑒,開啟一個全新的民主、自由時代。

  當再次吟誦陳寅恪的詩詞“東城老父機先燭,南渡殘生夢獨多。衰淚已因家國盡,人亡學廢更如何”時,相信大師們的精神和偉業以及他們遭逢的命運洗禮會深深警示後來人。


  南渡北歸讀後感(二)

  寫於2012年夏,重新整理。《南渡北歸》可謂大塊頭的曆史佳作,可與這幾年出名的《明朝那些事兒》、《大秦帝國》相媲美。內容豐富、詳實,是一部了解民國文化和抗日曆史的佳作。

  剛讀完嶽南著的《南渡北歸》之南渡,堪稱民國時期大師們命運變遷的史詩巨著,著重描寫了清華、北大、南開、同濟、中央研究院史語所、中囯營造學社等在抗日期間艱難跋涉的曆程,大師們包括蔡元堷、胡適、陳寅恪、傅斯年、梅貽琦、梁思成、梁思永、李濟、林徽因、金嶽霖、馮友蘭等,命運坎坷,剛毅堅卓!文中還有大量的注釋和考證,還原了很多曆史真相:張自忠在盧溝橋事變中的曆史汙點、胡適對學生運動的批判議認及對日主和的由來,(愛情,等等。何時能追尋一趟大師們南渡之足跡:長沙、雲南蒙自、昆明、四川李莊。再加上重慶、騰衝、鬆山、龍陵,可謂抗日文化苦旅!

  《南渡北歸》第二部精彩內容多多:方先覺軍長在以少戰多的衡陽保衛戰中最終是投降還是停戰?聞一多教授如何從一名新月詩人變成楚辭學者再變成一位共產鬥士;為了讓蘇聯出兵東北,美、英、蘇在1945年初達成“雅爾塔”秘密協定,出賣中國利益(外蒙正式獨立),蘇聯紅軍在東北大肆掠奪廠礦、交通設備。身為駐美大使,胡適如何外交斡旋,讓美國政府停止對日貿易;九一八事變後的大撤退是是張學良自己主意,還是受蔣介石指使?

  終於讀完了《南渡北歸》之離別篇。抗日勝利後,內戰爆發,最終胡適、傅斯年等人撤到台灣,梅貽琦等人赴美,陳寅恪、梁思成等大部分教授都留在大陸準備建設新中國。短暫的欣喜之後,新中國開始複製蘇聯發展模式,全麵否定中國傳統文化,隨後爆發了反右、文革等係列政治運動。奉行獨立、自由的大師們大多被迫害至死,自殺者甚多。梁思成臨終前說過:“抗戰八年,跋山涉水,麵對饑餓與疾病,過關斬將,終於迎來勝利之日,但過不了文革這一關。”大師遠去再無大師。


  南渡北歸讀後感(三)

  第一次在網上書店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是被它封麵上那些聯袂推薦的作家的大名所吸引的,李存葆、莫言、張誌忠、朱向前等……,然後覺得很奇怪,何謂“大師遠去,再無大師”,什麽才稱得上是大師,這裏所指的大師又是哪方麵的呢?於是毫不猶豫地在網上買了下來,最近才看完第一部分,南渡,就深深被其中的曆史人物和時代背景,以及兩者交叉呈現的內容所吸引,更準確地說是感動。有感於大師們的民族氣節和精神,更有感於他們的治學、求學之嚴謹,無論曆史如何變遷,時代如何更迭,風雲如何變幻,烙印在他們心底的那一份愛國與求學的精神不來,同樣,帶給我們的這一份感動也同樣永存!

  《南渡北歸》它以時代背景,曆史變遷為線索,按時空的邏輯細致全麵地描述20世紀在我國國家危亡,民族飽受淩辱的特殊曆史時代,一些有誌有為的學術大師們的命運變遷,他們是中國近代最有名的知識分子,也是近代中國在飽受列強侵略和瓜分後保留下來的知識分子的種子,然而他們的命運,時運都很不濟,可謂是“命運多舛”,用文中自己的文字來講就是“天歟,亦或時運歟”?

  在這樣一部著作裏,我們看到了無數大師級知識分子的命運,他們要麽抱病離開,要麽含恨而終,要麽終於與自己畢生所追求所向往的事業與人生失之交臂,悔不終生。他們為了中國的文化傳承事業,為了國家民族大義,放棄了自己原本美滿的生活,違背了自己內心的想法,或放棄權威、名利本可以雙收的社會地位,或失去親人,或離開愛侶,而這些都是他們所不想更不願的,然而他們處在那樣一個特殊的年代,一切都身不由己,一切也都理所當然。這些都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他們付出了,犧牲了,可是值還是不值?

  我想它留給我們後人尤其是作為當代知識分子的應該是更為深刻的思考與反省,如今局勢安穩,環境充裕,我們可否一時像這些大師們一樣潛心於學術,專注於真知,廢寢忘食不是為了備考,絞盡腦汁不是為了作弊,我想我們不會如此膚淺,不會這麽快對一件事情失去熱情,失去耐心。

  書中闡明了一個觀點,當代的中國人(指那個曆史劇烈變遷的時代),大多“下愚上欺”,官僚勾結、腐敗是導致中國近代落後挨打的重要原因,麵對這樣的民眾,如果僅強其體魄,是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也無法實現中華民族的真正崛起,在這一點上,我想魯迅先生的“棄醫從文”,由強其體魄,轉為強其精神、靈魂的觀點是經得住曆史考驗的,從這一個層麵上來看,發展壯大中國知識分子隊伍,重視文化、知識、品德的教育就顯得越為重要了。這也是這批大師們命運劇烈變遷留給後人的一大啟發吧。

  可是還是有遺憾,還是讓人回味無窮,如果吳宓真的迷戀毛彥文,如果徐誌摩真的傾心於林徽因,如果生在和平年代,處於安穩之秋,也許有情人終能眷屬,至少沒有那麽多淒美的色彩。如果陳寅恪真的是奔李莊而去,也確實去了,留給他自己的不會是深深的遺憾,留給後人的也不會是迷一般的曆史遐想,然而,陳寅恪最終卻舍李莊而去。自此,一代史學大師失去了李莊,李莊推動了這位三百年才得一見的大師。而史語所同仁與陳寅恪之間的交往也如滾滾長江中遊走的魚,漸行漸遠,直至衝出三峽匯入大海的那一刻分道揚鑣,相忘於江湖。

這篇關於南渡北歸讀後感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8月25日,歸檔到目錄讀後感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