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400字

Aug18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400字(一)

  最近,我在讀一本課外書,這本書的名字叫《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是母子倆的三十六封家書。

  龍應台是安德烈的母親,當他們開始寫信的時候,安德烈十八歲,龍應台之所以給安德烈寫信是因為她想知道十八歲的兒子內心究竟是在想些什麽,就因為這,他們互相足足寫了三年。

  在讀的過程中,給我的第一印象是他們不僅僅是母子關係而是朋友的關係,他們之間彼此安慰,彼此關照,彼此聊天。我希望我的父母也能像安德烈的媽媽一樣,以朋友的方式和我進行溝通,互相體諒、互相尊重。

  書中的安德烈生活得多姿多彩,非常快樂,他旅行,開聚會……可是我們的生活從早到晚一天都在學習,大人和老師們光知道讓我們學習,不給我們自由,我覺得生活少了許多樂趣。我知道學習對我們非常重要,可是我更希望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有所放鬆。

  安德烈與母親龍應台之間年齡相差近三十歲,他們之間對許多事有許多不同的看法,一方是代表中國文化思想,一方代表德國。其實在學習和生活過程中也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事,每當這時,我都會仔細思考一下,看看誰說的有道理,就采同鄉會誰的意見,我的媽媽平時比較尊重我的意見。

  我還會細細品味這本書的。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400字(二)

  《親愛的安德烈》中,有中西方文化的碰撞;有年紀、閱曆導致的不同視野;有母子情感的聯結……對母親而言,兒女的長大總是意味著離開,束縛不是辦法,唯有放飛才能成就兒女的自我。龍應台極力平視自己的兒子,對兒子成長中的困惑,她告訴兒子:“要在信仰和現實之間,很艱難地找出一條路來。你要自己找出來。”而對兒女而言,成長並不意味著放任,安德烈這樣告誡同齡人:“這世上任何事都緊跟著一個東西它叫‘後果’跟‘責任’。”

  你可以看到龍應台跟孩子分享自己成長的南部小漁村,那個貧窮而缺乏養分的環境,是怎麽讓她學到對弱勢的同理心與悲憫;你可以看到安德烈怎麽扞衛自己喜歡搖滾樂,喜歡電影,並且怎麽從60年代的嘻皮文化中,叛逆出一種值得深思的價值;你可以看到這一對母子在麵對該為“台灣隊”、“中國隊”、“德國隊”加油時,拉扯出關於國族認同的辯證;更多的,你看到的,該是一種相濡以沫,對於理性,對於文明正義,對於教養的理直氣壯,超越母與子的輩份關係,很純粹的交流著。

  久違的龍應台,熱情未減,在這本偽裝成動人家書的暢銷書裏,拉著兒子安德烈的手,透過文字,把我們帶到那個還有信仰,還有深刻人文關懷的地方。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400字(三)

  首先我要說,這對母子的關係可夠鐵的。“親愛的安德烈”“親愛的MM”,哦,天哪!也許他們老外寫信在名稱前都必須寫個“親愛的”,總之在十年以內,我和媽媽還不會出現這種稱呼。

  安德烈和我還是有些共同點的,我承認,我比他年輕一點,他比我帥很多。然後,我們都擁有一種令人懊惱的東西----過盛的母愛!就像她搞不懂在十六歲時,他媽上廁所前還要問他要不要也去上一下廁所一樣。我也搞不懂為什麽,再過一個月就要滿十三歲的我,每次過馬路媽媽還要強製性拉我的手,所以使盡全力把手抽出我媽的手掌心成為了每次過馬路的必修課。

  我並不貪心,說真的我媽要是有龍應台大媽的一半就很好,因為她已經認識到了給予孩子自由的空間,(生命中的種種樂趣。我想安德烈是自由的,他每天都能感受到這種自由樂趣,並且無憂無慮地去享受。生在中國,飽嚐著東方文化,我們確實不能像西方孩子,像安德烈一樣的生活,有他那樣的經曆。但是我卻想說的是,人生苦短,活的灑脫奔放而不留遺憾,才不枉來人間走這一遭。這也是我從這本書中讀到的。

  其次,更多的是我在這本書中感受到了兩代人之間的隔閡和鴻溝,也感受到了父母了解和認識自己成人子女的渴望,更感受到了父母對於子女不離不棄的、貫穿始終的愛。其實在我們身邊,包括我在內,有多少人和自己的父母交流甚少,缺乏適當的形式和機會,以至於兩代之間形成了一條無法逾越的鴻溝。我們會發現,雖然自己以成家,卻發現自己越長大越孤單,漸漸的不願意和父母分享更多的東西,反而身邊的朋友或許比父母更加的了解自己。我們不斷的接觸更新的事物,漸漸的從父母的世界中遠去,偶爾的電話也是例行公事一般的枯燥無味。“最近好嗎?”“還好啦。”“錢還夠用嗎?”“夠。”僅此而已。我們都感覺到了這種變化,但是卻沒有人願意或者留心是不是應該改變一些。我想,我們的父母養我們長大成人,絕對不想看到的是這樣的一種結局。

  讀這本《親愛的安德烈》後讓我深思,而且指導我如何麵對每天在學校遇到的12歲左右的學生。每個學生就是一本書,是作為老師一日就得不斷翻閱的書,而且是永遠不會重複的書。這些書讀得好不好,就看做老師的愛心、智慧及藝術了。好的老師應該是一名好的讀者,龍應台告訴我們,認識一個十八歲的人,你得從頭學起。你得放空自己。那麽對我們來說,認識一群性格各異的12歲的人,我們該怎麽辦呢?在我看來,我們首先得蹲下來,而且得將自己杯子中的水倒掉,隻有倒空我們自己,才能有空間去傾聽他們的想法。現代傳媒迅猛發展,而世界發展日趨多元,很多事物並非隻有一個答案。所以不要帶著標準答案與學生討論,因為人人都不喜歡被說服。而且我們要善於抓住機會進行有效溝通。在溝通時,我們應該把80%的時間用於傾聽他們的訴說,同時注意不要以權威自居對他們發號施令。我想,隻要我們努力去改變,我們和父母、父子、師生之間也會建立起一座通往對方世界的橋梁。雨後的彩虹,就會在橋梁的上空,綻放!

這篇關於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400字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8月18日,歸檔到目錄讀後感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