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秋雨的山居筆記讀後感

Aug13

  餘秋雨的山居筆記讀後感(一)

  文/徐棟

  我在沒有讀《山居筆記》之前,隻知道它是一本散文集,但是,寫的什麽內容,書名又為什麽叫《山居筆記》,則一概不知。

  待到現在手握這本21萬字的《山居筆記》,隻用目光掃視一眼目錄中的一篇篇富有文采的題目,諸如《一個王朝的背影》《流放者的土地》《脆弱的都城》《千年庭院》《遙遠的絕響》等,就覺得手捧著的是如珠玉一般彌足珍貴的好書了。

  至於為何起名《山居筆記》,作者在“小引”中說,這本書是1992年深秋,居住在香港沙田的一個山坡上,用了兩年的時間寫就的,這,應該是本書得名的由來。

  開篇《一個王朝的背影》,寫的是走向沒落的大清王朝。文章的開頭就一下子激起了我閱讀的興趣:

  我們這些人,對清代總有一種複雜的情感阻隔,記得很小的時候,曆史老師講到“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時,眼含淚花,這是清代的開始;而講到“火燒圓明園”“戊戌變法”時又有淚花了,這是清代的尾聲。年邁的老師一哭,孩子們也跟著哭,清代的曆史,是小學中唯一用眼淚浸潤的課程。

  一個王朝的背影,就是在這種充滿細膩感情的文字中開始出現的。作者在這一篇文章裏,重點寫了承德的避暑山莊。在山莊裏出現的第一個皇帝是康熙。山莊正宮午門上懸掛著的“避暑山莊”四個字就是康熙寫的。我沒有去過承德避暑山莊,不能親眼目睹康熙親筆書寫的這幾個字,但書裏配有一張這幾個字的照片,正如餘秋雨所言,“避暑山莊”四個字寫的極好,撇捺間透露出一個勝利者的從容和安詳,我不懂書法,但聽餘秋雨這麽一說,細細品味,覺得還真是那麽回事。

  接著出現的是雍正、乾隆、道光、鹹豐,還有慈禧,這些人的背影如迷魅魍魎,充滿著一種陰氣。

  《流放者的土地》一文,讓我了解到中國古代列朝對犯人的懲罰,真是殘忍,讓人看了都會覺得膽寒。其中的“流放”,是一種長時間的可怖的折磨,作者說,死了倒也罷了,問題是人還活著,種種不幸,都要用心靈去一點點消受,有時不僅全家流放,而且禍及九族,所有遠近親戚,甚至包括鄰裏都成了流放者,往往是幾十人、百餘人的隊伍,浩浩蕩蕩。路上死了的會超過大半,到了東北流放地以後,就變成了奴隸,分配給主人。主人見貌美的女性就隨意糟蹋,怕丈夫礙手礙腳,就先給殺了。真是恐怖至極。

  在《蘇東坡突圍》一文裏,作者認為,“像蘇東坡這樣讓中國人共享千年的大文豪,應該是他所處的時代的無上的驕傲”,但是事實並非如此,“越是超時代的文化名人,往往不能相容於他所處的具體時代。”在當年,構陷蘇東坡的人特別多,甚至連《夢溪筆談》的作者沈括也不例外。作者在這篇文章裏有很多深沉的感慨,請看下麵的一段文字,我覺得作者說的太精辟了:

  小人牽著大師,大師牽著曆史……一部中國文化史,有很長時間一直把諸多文化大師捆綁在被告席上,而法官和原告,大多是一群擠眉弄眼的小人。

  沉重的曆史的一頁已經翻了過去,但是,直至今天,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周圍,這樣的小人其實還活著,而且是很神氣地活著,這是很悲哀的一件事,我以為。

  接下來,作者在《千年庭院》中寫了位於湘江西岸存在於世已有一千多年的嶽麓書院;在《抱愧山西》一文中,作者曾經認為,山西是特別貧困之地,而事實上,曆史上的山西曾經是商賈雲集之地,號稱海內最富;在《鄉關何處》一文中,主要寫的是作者的家鄉浙江餘姚,這裏有著名的河姆渡遺址;《天涯故事》寫了海南島的洗夫人以及黃道婆等女性曆史人物。

  在整本書中,《十萬進士》所占篇幅最多,作者詳細剖析了中國古代的科舉製度的利弊得失,可謂入木三分。

  《遙遠的絕響》一文,寫了魏晉時期的嵇康從容赴死前,麵對請求朝廷赦免他的三千名太學生,端坐琴前,彈奏一曲《廣陵散》,神秘的琴聲鋪天蓋地,成了天地間的絕響。

  本書最後一篇文章的題目是《曆史的暗角》,作者對於小人的嘴臉進行了詳細的刻畫,作者認為,小人一般具備以下幾個行為特征:其一,小人見不得美好;其二,小人見不得權力;其三,小人不怕麻煩;其四,小人辦事效率高(他們能像遊蛇般靈活地把事情迅速搞定);其五,小人不會放過被害者(如果你被小人傷害一次,第二第三次更大的傷害在等著你,因為小人不這樣做,他會缺少安全感);其六,小人需要博取同情;其七,小人必須用謠言製造氣氛;其八,小人最終控製不了局勢。讀作者這些縝密梳理的文字,真是受益匪淺!

  在讀《山居筆記》之前,我已經拜讀過餘秋雨的《千年一歎》《借我一生》《行者無疆》,總的感覺是,餘秋雨的文字是我讀過的作家的書籍中,最耐讀,最有文采,最有思想深度的,今天讀完《山居筆記》,我的這種印象又加深了一層。餘秋雨先生堪稱大家,他的著作頗豐,我決定,他的其它我還沒有拜讀過的書籍,隻要能借到,我一定會一一拜讀!


  餘秋雨的山居筆記讀後感(二)

  渾厚的文字背後,堅實的文化背景支撐。這種文化背景猶如排山倒海,到了筆尖成了文字就成了涓涓細流流入心間。每每我捧著餘秋雨的書沐浴著溫和的月光和徐徐海風品味的時候,總是對“黃金屋”“顏如玉”體會深刻。

  這已經是我第二遍讀《山居筆記》了,第一次讀的時候是在公司論壇上,電子版的。電子版的文字雖然與印製版相同,但畢竟直接給予的隻是文字。而在明亮的辦公室,電話,傳真機及傳真機的聲音,也很難讓人去品味。隻能說,這個時候,無數個盒飯端到我麵前,我要挑出非快餐的午餐,慢慢體會。

  感謝公司論壇,可以說是應有盡有。隻要你去求書,基本上可以滿足。雖然不直接接觸前線營銷,但在競爭激烈的行業及商海中,還有那麽多同事與我這種沒有什麽文化甚至有些淺薄的人誌同道合,我也滿足了。

  人生真是有很多遺憾,我喜歡語言而且自認在語言方麵小有天賦,因此高考的時候也一心填報語言類的學校,但最終因為非成績類的因素學了財務。雖然財務專業在我高考的時候炙手可熱,但我從來也沒有想過要學它。

  因此大學四年渾渾噩噩的混著,專業課沒有好好學。在其他同學拚命考注冊會計師的時候,我卻大聲宣揚,我不會做財務的。

  人生無奈,畢業後我還做了財務而且做到現在。不敢說有大建樹,但憑此混口飯吃,應該是沒有問題了吧。

  在老公和自己的努力工作下,我過上小富的生活---這個小富,當然指的僅僅是有了夠住的房子,有了夠花的銀子,還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和可能隨時開會家的車子。

  或許在這種時候,我才能思考自己到底喜歡什麽。有人研究過,中國真正能做學問的,都是家庭背景相當殷實的。有些人,雖然也登上科學的高峰,但他的確不是熱愛科學,而是想通過科學這條路擺脫他的困境。

  我,在生活的二十九年中,從來沒有想過,我該以何種生活方式和精神境態來生活的問題。而至於餘秋雨提到的人格傳承,雖然偶有思考,但總會被湮沒在報表與奔波中。

  記得高中曆史課的時候老師說過明朝有個皇帝,是一個不愛政治愛木工的人。他潛心研究木工藝術,把朝政給了一個大臣。這個皇帝無可厚非的被曆史評定為昏君。但我亦深深感到“昏君”的無奈。投胎到了皇室貴族並被推當了皇帝,又能如何呢?假如曆史有假設,這個皇帝如果不當皇帝,說不定會是一個能與魯班齊名的木工藝術大師呢!

  最近在上MBA備考課,原以為我的邏輯會非常差勁。沒想到做了邏輯題,卻發現自己原來不差。(www.)60分的邏輯題,在老師沒有教任何套路招式的情況下,我憑自己的招式亂碰亂撞,能在50分以上。而數學仍舊是我最頭疼的科目,雖然隻是初等數學。但現在學數學與十年前學數學卻有不同的感觸。以前學的時候背公式,壓根不會想用來幹什麽。而現在學數學,學的卻是其嚴謹,其運用,其考慮思維方式的多方位。

  但無論如何,我都不喜歡這些課程。因為至今,我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麽要考Mba—當然,如果我去麵試,我不會愚蠢到說這種話---人在生存的時候不得不虛偽。這是老公給我安排的路,我就這樣走。這樣走著,我就不會落後。而一旦老公說的事情我不去做,我就會自食其果。所以,我相信,於我的未來---工作的未來以及生存,這樣走下去是不會有錯的。雖然我不喜歡。

  有些時候,很想改行。幻想著如果能學中文或者外語,去體會文學的精深,以書為伍而不是以商為對,這個人生也就完滿了吧。

  可我,仍舊要在這工作空閑時候鬼鬼祟祟的敲著這些文字。還好,比較懶惰的我有一個會寫程序的老公,每每遇到大問題的時候,隻要我有需要,他總能給我編寫一個小程序讓我能在幾分鍾之內解決其他同事需要幾天甚至一個星期的工作量。工作,如果以量來計算其價值的話,足以說明我不在狀態。真正有激情的時候,不是以量來衡量,而是以創造的看的見的價值來衡量的—又來行話了。當然,會計核算創造的價值不是以貨幣最終體現的,而是以一種報告的形式告知來創造價值的,這種告知本身就是一種價值---或許我該這麽去理解我的工作,會更有意義更有動力一些。

  說些啥呢,這是山居筆記的讀後感嗎?我不會對其文章去做評價的,因為就我的筆力和智慧,還達不到評價餘大師的程度。但讀完之後給我的感覺就是,就社會現象而言,文化,商業,權勢的積沉,或許是商業第一,文化第二,權勢第三。而就個體而言,是溫飽第一,思想第二,行動第三。

  社會和個體,有些相似,同樣也有些無奈。

這篇關於餘秋雨的山居筆記讀後感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8月13日,歸檔到目錄讀後感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