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讀後感200字

Jul08

  目送讀後感200字(一)

  讀《目送》有感讀了《目送》的第一篇,我就情不自禁地繼續看下去,作者能把每一個人都會經曆的事描繪的感人肺腑。

  《目送》收錄的七十三篇散文,寫了父親的逝世,母親的老去,兒子的成長單飛,朋友親人的離散牽掛,兄弟的重逢攜手。

  第一篇叫《目送》的文章讓我最記憶深刻。作者的兒子第一天上小學進教室和出國上大學的兩個情景,她一次次目送孩子的背影離去,卻一次次與兒子疏遠。作者記得她也總是總是目送父親的背影漸行漸遠,直到父親生命結束。

  也許,每一個父母都會經曆孩子長大疏遠他們這個事實,經曆自己的父母離開人世。可又有幾人會把這樣刻苦銘心的事記錄下來,用感情記錄下來。一般情況下我們看一篇文章,主要看故事內容,新穎的題材才會吸引我們,讓我們喜歡。可這本書,隻有樸實的文字,簡單的故事,平滑的敘述,也能成為家喻戶曉的讀物,贏的就是真情與文字功底。

  我們之所以要讀課外書和學習課文,不僅僅是看故事,更要學習,學習語文知識,學習思想內容,學習審美。這樣你才沒白學。


  目送讀後感200字(二)

  龍應台,從她的文字中感受到這是個堅強的女人。精通英法德多國語言,在政壇中叱詫,可光鮮的背後她也是個普通人,為人子,為人母。麵對中風最後離她而去的父親,麵對老年癡呆的母親,麵對在法國的孩子,字裏行間可以感受到,這個有血有肉的普通人的辛酸和溫情。


  目送讀後感200字(三)

  印象最深的是以前回老家,每次走時,我昂頭在前麵大步流星,偶爾回首,總看見奶奶撩著圍裙的一角不停地擦拭著眼睛。那時很不以為然,又不是再也不見,幹嘛就像最後一次般傷感。但是,真的有一天就成了最後一次。你不管怎樣離開,都不再會有人為你留戀,為你掛牽,為你等待。就算有千萬次的回頭,會有誰人在一直目送著我的離開,哪怕轉了彎仍舍不得收回目光?我們的這一生,被父母目送著,然後我們會目送著我們的孩子蹦跳著離開。但是我們都很難去回頭張望,隻因我們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愛一直堅實地存在著。


  目送讀後感200字(四)

  最讓人激動的是一篇文章《魂歸》,它說了龍應台的父親棲牲,村民們說,依據故鄉的習性,兒女不能親手埋了父母,但是是,但是是作者——龍應台和她的母親卻說:“結果一次接觸父親的時機,咱們不會以任何理由給任何他人代勞。”這一天淩晨,“父親”上山了,當司儀長長地唱“拜──”時,“我”和“我”的母親深深地跪下,眼淚決堤。


  目送讀後感200字(五)

  《目送》中的孩子告別母親,一個人踏上那條每個人必經的道路。(www.)在告別的時候,母親目送著孩子漸行漸遠的背影,站在斑駁小路的這一端,看著背影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眼睛裏流露的風霜是歲月留下的痕跡。她舍不得孩子去受苦,去接受歲月的洗禮。母親太懂得這條路上的艱辛,當年的她也向往過,義無反顧過,然而也跌倒過,流淚過,但,不後悔。

這篇關於目送讀後感200字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7月08日,歸檔到目錄讀後感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