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記第二章讀後感

Jun20

  昆蟲記第二章讀後感(一)

  在第二章中,法布爾為了探索聖甲蟲的蟲卵位置,而不惜大價錢讓學生幫忙在糞球裏找,同時也說明了,他的探索精神,以及他的大膽懷疑,實在令我佩服。他為蟲子所付出的精力是我們所不能及得。

  並且,他每天去給蟲子拾動物的糞便,並不感到這是丟臉的事。看到糞便,他還為此感到興奮。真是不可思議。昆蟲也是地球上不能缺少的一環。昆蟲的生命也應到受到尊敬。《昆蟲記》不僅洋溢著對生命的敬畏之情,也有著某種精神,那精神就是法布爾對大自然所付出的追求真理,探索真理的尊敬。這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法布爾不就是一個例子嗎?他一生堅持自學,先後取得了業士學位、數學學士學位、自然科學學士學位和自然科學博士學位,精通拉丁語和希臘語,喜愛古羅馬作家賀拉斯和詩人維吉爾的作品。他在繪畫、水彩方麵也幾乎是自學成才,留下的許多精致的菌類圖鑒曾讓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法國詩人弗雷德裏克·米斯特拉爾讚不絕口,如果我們平時學習像法布爾一樣努力,堅持不懈,成績一定會提升。


  昆蟲記第二章讀後感(二)

  昆蟲有很多很多的種類,我最喜歡的是黃蜂。

  黃蜂的脾氣很暴躁,誰要是不小心惹到它們,就會遭到猛烈的攻擊。不過別看他們的脾氣不好,巢卻做得很精美。黃蜂們的巢是用像紙一樣的材料做成的,這種“紙”就是有木頭碎屑組成的。

  黃蜂把巢做成寬寬的鱗片狀,一層層鋪得很厚,就像一張毛毯似的。上麵還有很多孔,孔裏有很多空氣,這樣的巢穴很暖和。

  黃蜂在造巢穴方麵表現出了極高的智慧,可是有時它們卻顯得很笨。有人做過實驗。他把一個大玻璃罩在了黃蜂的洞口,想出去的黃蜂不斷地撞擊玻璃罩,而想進洞的黃蜂挖出了一條通道。當它們想出去的時候,還是會朝著玻璃罩子撞擊不停,說明黃蜂出來都是按原來的方式。

  黃蜂的巢裏麵有許多蜂房,一共有好幾層,中間用結實的柱子連在一起。在蜂巢中,工蜂負責修建巢穴和養護幼蟲。如果蜂巢破損了,工蜂會利用已經廢棄的蜂巢來修補蜂巢。

  辛勤的工蜂一直忙著,可是一到冬天它們停止了勞動,既看不到它們忙著修建房子,也看不到它們喂幼蟲。

  工蜂無私的忙碌了一生,讓我永遠敬佩。


  昆蟲記第二章讀後感(三)

  最近我看了一本書,名叫昆蟲記,它是著名的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寫的。

  在這本書中主要介紹了4種昆蟲,蟬含腰蜂螢和黃蜂,以往對它們了解不多,看了昆蟲記後,使我知道了許多,原來昆蟲世界也有這麽多的奧秘,我知道了螞蟻是怎樣去吃蚜蟲的分泌物,蟬是怎樣脫殼的,屎殼郎是如何滾糞球的,還弄清了螟蛉之子是錯誤的,蜂抓青蟲不是當成自己的兒子養,而是為自己的後代安排食物。(奮鬥。

  讀了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我從內心深深地歎服於法布爾探索大自然所付出的精神,這位感情細膩,思想深刻的天才,這位偉大的科學家用哲學家一般的思考,美術家一般的觀察,文學家一般的敘述為我們開啟了一扇通向昆蟲世界,更是通向科學的大門。

這篇關於昆蟲記第二章讀後感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6月20日,歸檔到目錄讀後感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