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他人的傷痛的故意忽視,是一種關注和體諒

Jan08
對他人的傷痛的故意“忽視”,是一種關注和體諒

引:我們應該明白一個道理:不愉快的經曆往往會在當事人的心裏留下陰影,能夠少讓當事人回憶一下痛苦的往事,客觀上就是對他的關心。

朋友的孩子今年參加高考,臨場發揮極不理想,沒上錄取分數線。高考過後,向朋友詢問小孩成績的人如過江之鯉,這些人裏有孩子的親人,有朋友的密友,有街坊鄰居,也有一般的熟人。朋友說:每次回答別人的詢問都是一種煎熬,內心裏她多麽希望大家忽視這件事啊!

同事的妻子下崗在家,兩年前在街心開了一個布藝吧,因為生意不好,一直虧損,最近把門麵轉了。熟人們見了他,七繞八繞總要扯到這個店子,讓同事哭笑不得。後來同事發明了一招,誰問他家店子的事,他就反問一句:想讓我把店子打給你嗎?多出點錢吧!這樣的次數多了,別人也就不想再問。

中國人是很講人情的,遇到別人有事,不去關心一下,總覺得自己的禮數沒有到位,內心裏會生出一種惶恐。

然而,我們應該明白一個道理:不愉快的經曆往往會在當事人的心裏留下陰影,能夠少讓當事人回憶一下痛苦的往事,客觀上就是對他的關心。

人們接受關心和安慰是有底線的,如果你跟當事人關係特別親密,關心一下他的生活、安慰一番他的失落,當事人會非常感激;如果你跟他平時關係比較冷淡,不妨故意“忽視”一下別人所經受的挫折,讓他感受到你的理解、寬厚。

最要不得的是這樣一種情況,少數人關注別人的家長裏短,不是出於真正的關心,而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這些人一般都沒有什麽理想,事業上表現平平,又有大把的閑暇時間,極想在小圈裏獲得別人的尊敬,於是,四處收集有“新聞價值”的材料,並以此作為自己“博聞”的見證,他們是謠言和小道消息的重要載體,是可畏的“人言”的主要組成部分。

其實,人有點好奇心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拿別人的傷口當味精撒來撒去。對這種為了滿足好奇心的“包打聽”,我想送給他們一個建議:培養高尚、健康的業餘愛好,給自己多餘的精力找個“出口”。

勵誌心得:人都有一種心靈的“勢力範圍”,這種勢力範圍隻屬於我們自己和那些我們特別看重的人,一般人踏足進去,我們會感到極其不安。“包打聽”們應該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對於那些與你隻有點頭之誼的人,對他們人生傷痛的故意“忽視”,不是冷血

這篇關於對他人的傷痛的故意忽視,是一種關注和體諒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8日,歸檔到目錄為人處事
相關的標簽:關注 體諒 對他人的傷痛的故意“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