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的用人之道

Jan08

這是一篇有關於劉邦的用人之道的文章,由收集整理,希望劉邦的用人之道能幫助到您

劉邦的用人之道一:知人善任

知人善任,這是講到領導藝術時,經常要說到的一個詞。什麽叫知人善任?知人善任,首在於知人,其次是善任。知人當中首在於知己,其次在知彼,人貴有自知之明,這個是很難,確實很難。而劉邦卻恰恰做到了這一點,而且他也非常清楚地知道,一個領導最重要的才能是什麽,如何調動部下的積極性,下屬都有什麽才能,他的才能是哪些方麵的,有什麽性格,有什麽特征,有什麽長處,有什麽短處,放在什麽位置上最合適。這個也是一個領導最大的才能,領導不是說要自己親自去做什麽事,事必躬親的領導絕非好領導,作為一個領導,要做好的掌握一批人才,把他們放在適當的位置上,讓他們最大限度地、充分地發揮自己的積極性和作用,你的事業成功就指日可待了。劉邦深諳此理,用韓信帶兵,張良出謀,蕭何保後,都安排得有條不紊,劉邦也因此而成為他這個集團的一個核心。

劉邦的用人之道二:不拘一格

劉邦有一個很大的優點,就是他不拘一格的使用人才,所以劉邦的隊伍裏麵什麽人都有,張良是貴族,陳平是遊士,蕭何是縣吏,樊噲是狗屠,灌嬰是布販,婁敬是車夫,彭越是強盜,周勃是吹鼓手,韓信是待業青年。可以說是什麽樣的人都有。劉邦把他們組合起來,各就其位,毫不在乎人家說他是一個雜牌軍,他要求的是,所有的人才都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曆史證明,劉邦的用人策略是對的。

劉邦的用人之道三:不計前嫌

劉邦的隊伍裏麵,有很多人原來曾經是在項羽手下當差的,因為在項羽的部隊裏麵待不下去跑過來投奔劉邦,劉邦敞開大門,不計前嫌,一視同仁表示歡迎。如韓信、陳平,韓信原來是項羽手下的人,因為在項羽手下不能發揮作用,來投奔劉邦。陳平走的路更多,陳平原來是魏王手下的人,不能發揮作用投奔項王,不能發揮作用再投奔漢王,劉邦“大悅之”,並立即任命他做都尉。其實,一個領導者也應如此,如果老是小肚雞腸、計較甚多,能招募來好的人才嗎?恐怕連帳下之人也會離他而去。

劉邦的用人之道四:坦誠相待

坦誠相待,不僅僅是反映一個人的素質問題,更是為人處事的一條原則,你是否坦誠以待別人,別人通常也會坦誠的對待你。對於人才,他們需要的不盡是應得的酬勞,而更多的是需要尊重和信任。要尊重這些人才,惟一的辦法就是以誠相待,實話實說。劉邦就有這個優點,張良、韓信、陳平這些人,如果有什麽問題要跟劉邦談,提出問題,劉邦全部都是如實回答,不說假話,哪怕這樣回答很沒麵子,他也不說假話。張良在鴻門宴之前得到消息,說項羽第二天要派兵來剿滅劉邦,張良曾問過劉邦,大王打得過項羽嗎?劉邦的回答是“固不如也”。後來韓信到劉邦軍中來,也了這樣的問題,說大王自己掂量掂量你的能力、魅力、實力比得過項羽嗎?劉邦雖然沉默了良久,最後還是坦誠相告,“固不如也”。之所以這些人能夠幫助劉邦提出自己的計策來,是由於劉邦有一個前提,就是如實相告,絕不隱瞞,這樣信任對方,尊重對方,得到了對方同樣的回報,同樣的信任和尊重,盡心盡力地幫他出謀劃策。這也是我們一些做領導的,非常值得借鑒的經驗。

劉邦的用人之道五:用人不疑

做一個領導最忌諱的,就是一天到晚看見所有的人都很可疑,今天猜忌這個,明天猜忌那個。劉邦他就有這個魄力,他一旦決定用某某人,他絕不懷疑,放手使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陳平,陳平從項羽的軍中投靠劉邦以後,得到劉邦的信任,讓很多劉邦的老隨從不滿意,所以就有人去到劉邦那裏說陳平的壞話,然而劉邦還是堅持對陳平委以重任。當時,劉邦和項羽正處於一個膠著的狀態,誰也吃不掉誰,為了讓陳平能夠成功的實施反間計,劉邦撥款黃金四萬斤給陳平,並且不問出入,可以想見劉邦對陳平的信任。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劉

2首頁 上十 上頁 1 2 下頁 下十 尾頁 這篇關於劉邦的用人之道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8日,歸檔到目錄職場人生
相關的標簽:工作職場 劉邦的用人之道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