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創業經理人陷阱 重估創業模式

Jan06
  正如王峻濤對夢斷8848的反思,很多創業者最終的原因,並非是沒有好的技術,沒有好的人才,甚至並非沒有好的盈利模式,而是因為“先天基因缺陷”――沒有好的創業模式!

  盈利模式>?創業模式!

  打一個或許不恰當的比喻,市場經濟下企業的盈利模式與創業模式,就好比經濟下研究所的業務與行政。作為創業者,即便你再有能力,再有機遇,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創業機製模式作為保證,就如同科研人員再有業務實力,但所長偏不讓你做一樣,最終都是一場空。“要想真正能夠把握自己的業務方向及資源,做自己想做的事,最好的保證就是同時擁有行政權力!”這是很多科學家行將暮年時的切身感悟。但他們遺憾的是,年輕時不懂得這個道理!總想埋頭鑽研業務,總不屑於過問行政,最終卻發現:越是專心於業務,結局反而越是無法稱心地鑽研業務……

  科學家是這樣,創業者就不是這樣嗎?一樣!一樣的重要,卻也一樣的“無知”。王誌東在做新天地時不懂,王峻濤在做8848時也不懂,而徐剛操刀萬佳時更是沒想過。隨後,他們都在自己的一生中狠狠地鬱悶了一把。

  一切的基礎,還是創業模式。

  “創業經理人”的基因尷尬

  那麽決定創業模式的因素有哪些?包括:“技術”、“資金”、“個人能力與素質”、“人才與”、“機遇與市場”,以及“創業”……而顯而易見的瓶頸通常是“資金”。這諸多因素又最終集中為創業者在企業中所扮演的“角色”。扮演不同的“角色”,也就決定了不同的創業模式:

  如果不愁資金,那麽創業者通過出資,可同時成為所有者,可謂:“創業企業家”;如果為“錢”所困,則有兩種選擇:或是暫時創業,轉而去成熟企業當“經理人”,等待時機;或是不忍錯過,想方設法融資以啟動創業,我們暫且稱之為“創業經理人”。這種情況很多,但也很奇怪:他們是企業的締造者,除了資金,其它全要靠他們來打拚,付出要遠多於“執行”的經理人;但他們又不是“”,不是主要出資者,不是大股東,因而在治理結構上隻是個“經理人”,不能真正操控企業的走向……於是,在治理結構上,“創業經理人”既承擔了決策者的,卻沒有決策者的權利(權力)與保障;在先天基因上,“創業經理人”就像一個畸形怪胎,很難長大成人。 這篇關於擺脫創業經理人陷阱 重估創業模式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6日,歸檔到目錄賺錢秘訣
相關的標簽:創業 模式 陷阱 經理人 擺脫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