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雷:這個世界還不夠平

Jan04

  吳雷,東方標準人才服務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26歲便成為了四通國貿有限公司的總經理,之後在2000年成功撮合聯想與新東方成立新東方教育在線並出任CEO。2003年從美國耶魯大學管理學院MBA畢業後,出任新東方職業教育中心總經理,2006年成功引入1000萬美元國際風險投資並將新東方職業教育中心拆分成為獨立運營的跨國人力資源服務企業集團。

  他堅持的“學習國外成功思路,打造中國本土模式”的IT人才培養理念,創造出了涵蓋培訓、人才中介到人才派遣等全方位服務的新模式,獲得千萬美元的風險投資,使東方標準成為獨立運營的國內最大的IT人才服務機構。

  他建構的人力資源教育服務模式,不僅讓發愁找工作的本科生、大專生拿到了國內名企的通行證,還跨出國門,踏上了國際IT精英之路。
  
2006年,吳雷被搜狐評為“十大IT教育領航者”。

“那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會談”,回憶起2006年那場同美國著名風險投資機構DCM的博弈,吳雷仍然記憶猶新。對方是DCM的8位合夥人,全都畢業於斯坦福大學,擁有頂級的頭腦和洞察力。“采用視頻現場會議的方式,而且不設翻譯。”

後來,吳雷才知道他是第一一個敢於采取這種會談方式於這些投資人進行交流的中國企業家。在這場較量中,他提出的戰略思路最終獲得了DCM的讚賞,獲得了迄今為止中國IT人力資源服務行業最大的一筆風險投資。

  如今,北京國際機場送走了一批又一批東方標準學員,他們中的很多人在培訓的時候就已通過了海外公司的麵試並簽下合約,而且不乏沒有工作經驗的應屆畢業生。並以年薪20到30萬人民幣的高起點,踏上海外就業之路。

  東方標準正在以其前瞻性的人才打造和輸送模式,為千千萬萬的中國大學生,尋找前程的IT職業藍海。

和大學一起建立人才生產流水線
  
  隨著中國IT行業的飛速發展,IT培訓也遍地開花。從廠商培訓認證,到職業技能的社會培訓,以及現在的3+1,4+1的職業培訓模式——各領風騷一兩年。但一個新問題就提出來了,這種方式是不是最有效率的一種方法?如何用時間最短、成本最低、人力資源消耗最少的方式,來實現畢業生和企業乃至國際企業的對接?

 吳雷認為,大學好像是人才的工業化生產流水線,優勢就是批量化、基礎規整。而東方標準的目標,就是要做好人才的“手工打磨”工作,集中精力將那些很難放到大學中的環節,諸如就業的渠道、就業的網絡,特別是新的技術方向和特殊的定製需求等,做出模樣和新意來。

 跟大學的批量生產相比,東方標準的特點之一就是課程更新特別快。大學需要一兩年才能完成的一個更新,東方標準卻可以在一個月就體現出來。另外,很多企業有小量的,要求比較特殊的人才定製需求。對於大學來說,迎合這樣的需求就成本太高了,而東方標準由於手中掌握著大量合作企業的需求,就可以進行匯總,將企業定製轉變成崗位定製,同時降低了企業和學員的成本。 “我們做的不是替代學曆教育的技能培訓,而是要大力提高學員就業的質量和企業對新人的滿意度。比如赴海外工作的國際軟件工程師,這在目前和將來都是一個小眾,很難由大學來完成,東方標準卻有條件來搭建這個綠色通道。”

“說這個世界還不夠平,並不是要挑戰托馬斯·弗裏曼的權威,而是多年親曆中國IT人才供需矛盾之後的感歎 這篇關於吳雷:這個世界還不夠平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4日,歸檔到目錄名人故事
相關的標簽:吳雷 雷: :這 這個 個世 世界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