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信息化建設要選對路徑

Jan05
  信息化與標準化是現代物流的兩大基本特點。目前,物流信息化有兩個明確的發展方向:一是橫向整合,形成公共物流信息平台體係;二是縱向整合,形成專業化的整體解決方案。從技術上來看,射頻標簽(RFID)、麵向服務的架構(SOA)和商業智能(BI)等在繼續成為關注的技術熱點,在這些技術的基礎上正開創著信息化的新局麵。

  《全國物流標準2005-2011年發展規劃》已經由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和國家發改委等八個部門聯合頒布,《規劃》在統一的物流標準化體係基礎上提出了300多項需要在“十一五”期間落實的具體製修訂標準。這標誌著由原來部門分割的物流標準化工作得到了統一管理,工作模式開始減少對行政體係的依賴。

  一批重要的基礎標準開始研製和修訂,例如《物流術語》、《物流成本》,還有關於聯運平托盤、RFID技術與應用的標準等。在這些標準的製修訂過程中,企業表現出極大的熱誠,並成為重要的生力軍。企業在整合資源的過程中越來越認識到,整合離不開標準。

  物流信息化、標準化將會在今年取得更好地發展。從各政府部門的規劃來看,物流信息化的步子會加快,無論是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設,還是專業化的係統解決方案都會取得新的突破。不少專家認為,如果采取正確的策略,我國的物流信息化可以實現跨越式發展。

  所謂正確的策略一是指充分發揮政府的優勢,加快基礎信息化的建設,特別是從政府監管要求出發,對於車輛、集裝箱、托盤、氣瓶以及重要物流單證的信息化,規範化,有條件的盡快使用RFID。對於食品、藥品、煙草、化學危險品等要加大投入,實行全程信息跟蹤。

  二是指政府在基礎信息化建設中形成的基礎信息資源要盡快向社會開放。我國已經在第二代身份證上加裝了芯片,在全國鐵路的所有車廂上也安裝了RFID,很快在汽車、集裝箱等物流裝備上也會加裝RFID。但是如果這些措施僅滿足政府管理的內部需要,不能向社會開放,那麽將大大降低這些投資的效益,延緩整個社會的信息化步伐。因此要采取措施,在不影響國家安全和行政監管的條件下,逐步開發基礎信息資源,為社會服務。有些基礎信息服務甚至要通過立法加以確定。 這篇關於物流信息化建設要選對路徑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5日,歸檔到目錄信息化建設
相關的標簽:路徑 建設 信息化 物流 標準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