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粒米成功

Feb19

  提起台灣首富王永慶,幾乎無人不曉。他把台灣塑膠集團推進到世界化工業的前50名。而在初期,他做的還隻是賣米的小本生意。

  王永慶早年因家貧讀不起書,隻好去做買賣。16歲的王永慶從老家來到嘉義開一家米店。那時,小小的嘉義已有米店近30家,非常激烈。當時僅有200元資金的王永慶,隻能在一條偏僻的巷子裏承租一個很小的鋪麵。他的米店開辦最晚,規模最小,更談不上知名度了,沒有任何優勢。在新開張的那段日子裏,生意冷冷清清,門可羅雀。

  剛開始,王永慶曾背著米挨家挨戶去推銷,一天下來,人不僅累得夠嗆,效果也不太好。誰會去買一個小商販上門推銷的米呢?可怎樣才能打開銷路呢?王永慶決定從每一粒米上打開突破口。那時候的台灣,農民還處在手工作業狀態,由於稻穀收割與加工的技術落後,很多小石子之類的雜物很容易摻雜在米裏。人們在做飯之前,都要淘好幾次米,很不方便。但大家都已見怪不怪,習以為常。

  王永慶卻從這司空見慣中找到了切入點。他和兩個弟弟一齊動手,一點一點地將夾雜在米裏的秕糠、砂石之類的雜物撿出來,然後再賣。一,小鎮上的主婦們都說,王永慶賣的米質量好,省去了淘米的麻煩。這樣,一傳十,十傳百,米店的生意日漸紅火起來。

  王永慶並沒有就此。他還要在米上下大功夫。那時候,顧客都是上門買米,自己運送回家。這對年輕人來說不算什麽,但對一些上了年紀的人,就是一個大大的不便了。而年輕人又無暇顧及家務,買米的顧客以老年人居多。王永慶注意到這一細節,於是主動送米上門。這一方便顧客的服務措施同樣大受歡迎。當時還沒有“送貨上門”一說,增加這一服務項目等於是一項創舉。

  王永慶送米,並非送到顧客家門口了事,還要將米倒進米缸裏。如果米缸裏還有陳米,他就將舊米倒出來,把米缸擦幹淨,再把新米倒進去,然後將舊米放回上層,這樣,陳米就不至於因存放過久而變質。王永慶這一精細的服務令顧客深受,贏得了很多的顧客。 這篇關於從一粒米成功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19日,歸檔到目錄成功人士
相關的標簽:成功 王永 顧客 這樣 生意 一個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