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不猜疑的人才能得到灑脫和幸福

Apr14

  有位心理學家說過,要想獲得人心,就得先信任人。人心都是敏感的,感情都是相關的,以猜疑和算計與人交往,對方必然同樣代之。在社會上生存,要想獲得別人的信任,我們首先要收起猜疑的心,學會信任別人。否則,猜疑的心理就會像一團迷霧,讓你看不清事情的真相,更不能心無芥蒂地與人交往。

 

  有一個寓言,說的是“疑人偷斧”的故事:有個農夫丟了一把斧頭,懷疑是鄰居的小孩偷的。於是,他就暗中觀察那小孩的一舉一動,怎麽看都覺得他像偷斧頭的人。但沒想到幾天之後,他竟然在後山找到了斧頭,原來是自己給弄丟了。此後,他再去觀察隔壁的小孩,怎麽看也不像是偷斧頭的人了。 故事中的農夫從開始給就自己下了一個結論,然後就走進了猜疑的死胡同。由此看來,猜疑總是從某一假想目標開始,最後又回到假想目標。就像一個圓圈一樣,越畫越粗,越畫越圓。現實生活中猜疑心理的產生和發展,幾乎都和這種作繭自縛的封閉思維主宰了正常思維密切相關。

  愛猜疑的人對別人的一言一行都會特別注意,所謂“疑心生暗鬼”,在猜疑心的作用下,別人無意中的言行都會被罩上可疑的色彩。但一個人如果疑心較重,心胸過於狹窄,對同事、朋友乃至家人無端猜疑,不但會影響工作、影響人際關係、影響家庭和睦,還會影響自己的心理健康。 在猜疑心態的支配下,他們總是處處小心防範別人,戒備心非常強,有時甚至口是心非。人家一揚眉,他就說別人看不起他;人家一撇嘴,他就說人家討厭他;人家說的話本沒有什麽敵意,經他一描繪就矛盾突出,人家在說自己的悄悄話,他便懷疑在說他的壞話。總之,對別人的一舉一動都耿耿於懷,覺得別人的一言一行都是對自己的侵犯。

  猜疑心強的人,神經常常處於一種人為的高度緊張的狀態,他們的疑心往往明顯地缺乏事實根據,隻是憑自己的想象,憑個人的好惡來理解周圍的一切,於是,捕風捉影有之,吹毛求疵有之,無中生有有之,把人際交往的正常狀況都扭曲了,都當成“敵情”來處置了。 這種猜疑心最終刺傷的還是自己,陷入猜疑心理誤區的人是活得很累的。他既要對付那些誇大了的“敵意”,又要撫慰自己內心由此產生的痛苦,這對身心的折磨很大。 如果這種疑神疑鬼發生在朋友之間,會破壞純真的友誼;發生在戀人之間,會妨礙感情的發展;發生在夫婦之間,會引發家庭矛盾;發生在同事之間,會影響工作效率。總之,你的心靈一旦被猜疑占滿,生活中就會遍布陷阱,讓你深陷其中而無法安身立命。要想獲得自在和快樂,就要改掉多疑的心理,敞開心扉,坦誠地與人交往。

  猜疑之心是洪水猛獸,它可以令人迷惑,亂人心智,甚至有時使你辨不清敵與友的麵孔,混淆了是與非的界線,使你的家庭和事業遭受損害。 外國有句諺語“疑來愛則去”,隻有不猜疑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灑脫和幸福。

這篇關於隻有不猜疑的人才能得到灑脫和幸福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9年04月14日,歸檔到目錄勵誌文章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