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思考的方式,決定了你人生的方式

Aug16

生活本身就處處都充滿桌答案,但很多人隻能看見其中一個答案,而會思考的人,卻在當中看見很多種可能。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過是對仁者與智者而言,其他人什麽也看不見,除了奇怪這群人在幹嘛之外,另無其他。因為,你不能指望一個從沒讀過書的人自己看懂相對論,也不能指望一個尚未開智的孩子看懂生活是個什麽東西,所以,書隻是書,人隻是人。

我們所謂思考,不僅僅是說對一個事物能發表一種看法,或者能就一個事物發言,而是能看清一個事物不同的麵質,從而了解到不同的真相。當你在選擇一條路的時候,你會想走哪裏更近,走哪裏才不會堵車,這是思考,但你要吃東西的時候,會思考自己想吃什麽,去哪裏吃,這些是思考,是貼近生活實際的思考,因為有了這樣的思考,所以眼前的生活才會井井有條,生活才井然有序。

然而,當我們要進行除了這樣一些貼近生活實際的思考的時候,我們就失去了一些可供參考的數據,失去了參考係,我們就沒法判斷自己做出的決定是好是壞,就好像一個從來沒有見過酒沒有聞過酒的味道的孩子,把一杯酒和一杯水放在麵前,他沒法分辨,除非親自嚐到了味道,才會和平時喝的水做出分別,但也隻會認為是一種奇怪的水罷了,因為,他的思考並沒有跳出水的限製。

同樣的,如果我們總是以自己熟悉的東西去思考,那麽我們所看見的都是自己熟悉的東西的變形,都隻是我們經驗的另一種形態,這樣的思考方式,會將自己原有的東西豐富,讓原有的東西更加深刻,但對於改變自身,其實是遠遠不夠的。

因為,你始終隻是在看原來的自己,所不同的不過就是換了一身衣服罷了。雖看似變了,其實脫卻衣服,還是一樣。

我們總是羨慕那些懂得思考,能夠思考的人,因為他們,總能將你眼裏的尋常東西,看出不一樣的樣子。你隻看見生活不易,而他們已經看到了生活的可愛與多姿多態;你隻 看見歲月的無常,他們卻看見了生命的精彩,因了這無常的變化而美麗;你隻是看見了自身努力沒有得到相應回報的苦惱和不值,他們卻看見了任何一次努力本身就已經是一種回報,任何一種挫折自身就是一種提醒。

所以,思考似乎給我們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讓我們在看待一個問題的時候,可以有更多不同麵的選擇。

關於生活,很多人都會想到一句話生活不隻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並且,很多人都把這句話當做是生活的追求或者向往。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也是從思考中誕生的一種平常,你可能覺得這個東西極美極難得,但在真正已經做到這種狀態的人來說,這也不過是一種思考方式,和吃飯喝水一樣的簡單平常。

而說起詩和遠方,不可避免的就會讓人想到高曉鬆,想到那首同桌的你,想到詩和遠方的田野。這句話,也成了很多還像我一樣年輕的人所熟知的一句名言,甚至很多人還會打趣說我們硬生生將詩和遠方的生活,過程了苟且。當然,可能也會有很多人會想起他那顯赫的家庭他們家真可謂群星閃耀外公張維深圳大學創辦者、兩院院士。外婆陸士嘉著名流體力學家、教育家。舅舅張克潛清華大學無線電電子學係主任。舅公施今墨民國四大名醫之一。母親張克群著名建築學家和教育家。父親高立人清華大學教授。高曉鬆說碩士在我們家基本等同於文盲。

因此,也有人說,高曉鬆的詩和遠方,有了堅強的後盾,所有的一切都還可以有人給他買單,所以他才敢這麽任性。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生在這樣的家庭,高曉鬆的父母,早已給他安排好了生活的藍圖,讀完清華,就到國外留學讀博,然後成為某個領域的學者或科學家。那時,媽媽教育曉鬆時喜歡說一句話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你要覺得眼前這點苟且就是你的人生,那你這一生就完了。就像我們今天聽著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一樣。但是,為什麽高曉鬆聽著這句話聽出了真正的遠方,跳出了原有的生活構想,而我們聽著詩和遠方的教誨,卻活成了眼前的苟且呢?

一句話,還是因為思維,我們的思維並沒有真正的改變,所以即便是詩和遠方,也依舊隻能以自己眼前的生活來進行揣測,隻能以自己的經驗來判斷,來來去去,詩和遠方還是離自己很遠。即便知道那是什麽,也沒法作為一種真正的生活方式存在。但是,有這樣的想法,還是比沒有想法好,因為他為你打開了另一扇門,即便還隻能站在門內看待世界。

正如我們常說,我要改變自己眼前的這種狀態,但是所作所為,不過是自己原有行為的一種改進版。那是因為,我們並沒有真正意識到那是什麽,或許我們從各種文字當中看見了那種描述,但那並沒有真正轉變成為自己的,或者是還沒有習慣那樣的思考方式。

你的思考方式,也就是你的人知,就是你的生活!

生活的實際告訴我們,你無法真正理解那些你從來沒有經曆過的東西,而這一點,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產生的便是懷疑和抵觸,對於少數人來說,看到的才是認同理解,是另一個世界的博大精深。

我們大多數人認識的生物進化,也就是由單細胞到多細胞,由水生到陸生,由猿類到人類。就是一個由簡單到複雜,簡單粗暴的環境選擇,適者生存。幾乎所有的人所看到的都是這些,說起進化論,所有人都會想到,優勝劣汰,因為這些是經過驗證的,是所有人都在口口相傳的!但是,前幾天看心智力一書的時候,裏麵提出了進化的另一種解釋,那就是,人類不斷的進化,變得越來越聰明和智慧,是為了尋找更深的意義,是為了靠近更深的意義,一種生命價值意義的實現。

這是我們之前可能都沒有想過的,但仔細一看,從人類誕生之初,就一直在不斷的創造,我們創造的東西也變得越來越複雜,這些東西,如果用進化論來看待,也是一部進化史。

從舊石器到新石器,從青銅到現代,一切都變得複雜了,人也在此過程當中得到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最終,還是人在掌控著這一切,像自然掌控人的進化曆程,我們控製了物質的進化曆程,人好像在當中充當了一個上帝的角色。所以,按照心智力的說法,人的進化,是為了獲得超越物質的意義,這一切,就在人的心裏。

這是一本認知的書籍,也是一本深度的雞湯,靈性與自我,在進行的一種調和當中,是另一種思考的方式。在此之前,我們很難想象,進化可以這樣來看待,因為這些東西,我們從未經曆與體驗過。以自身經驗來看待,自然無法想象和觸及。但為何別人可以看到這樣的世界呢?高曉鬆在眼前的生活當中看見了詩和遠方,心智力從典型的進化論中看到另外一種方式呢?

因為他們沒有給自己設限,所有的限製,都是自我的限製。你不拋開過往的經驗,不斷的以過往的經驗來進行思考,看到的自然也隻能是過去那些東西,即便有所改進。小孩認識月亮的經驗很少,所以可以將月亮看作香蕉,因為不知道生命誕生的過程,所以會奇怪自己是怎麽來到這個世界的。而這些在經驗豐富的人的眼裏,很難被想到,因為我們一旦想到什麽,首先就會使用經驗來進行判斷,而這一判斷,就回到了原點。這也是為什麽麵對同一個問題,某些人會看到很多種不同的解釋,而有人隻能看見一種。

能看見很多種答案的人,必定沒有局限於某種固定的思考模式當中,在他生命的過程中,沒有隻是以自己的經驗為主,超越了經驗,至少某一刻真實的接受了經驗之外的東西。隻有不斷的把經驗之外的東西,變成自己的東西,你才會看到這生命不一樣的事物,而不隻是你眼前的。看到房子,如果你能在看到一個家的時候,同時看到一種限製,那麽對待的方式就會有所改變。看到生活,除了千篇一律之外,如果還能看到另一點萬中無一,幸福可能就會多很多。當然,所有這一切,都不是無緣無故的發生的,他的發生,必然有前期的接受。而接受,代表著學習。

現在說起學習,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學一門技術,或者學一個什麽知識。這是精致利己主義的看法,同時也是用生存經驗看待學習產生的局限。

高曉鬆曾到清華演講,講詩與遠方,講他所經曆的生活,更重要的是,他在透過這些,傳遞一種思維的方式。但是,他講完之後,一個清華大學生問他,自己適合什麽樣的工作?

網上說當時高曉鬆怒罵清華學子,但這似乎也隻是兩種思維方式的不同,對於那個問問題的學生,詩和遠方隻能用自己眼前的生活去判斷,而對於高曉鬆來說,眼前的生活,隻能是自己眾多選擇和生活當中的一個。

一來一去,幸好當時高曉鬆沒說他大學沒畢業,就開始遠方,不然,這位學子可能會更加尷尬。但也不是說,這樣的方式不對,因為這是自己的思維決定的,思維如此,便隻能如此。但在常人看來,卻似乎有一種莫名的悲哀。但我們自己又能好到哪裏呢?也不過還是以自己的經驗思維判斷。如此而已。思維跳不出去,你的眼前便隻有一種人生,隻有一條不得不走的路。不受經驗限製,跳出思維局限,這個世界會變得更大!

這篇關於你思考的方式,決定了你人生的方式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8月16日,歸檔到目錄人生感悟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