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甩掉內心的焦慮浮躁,過好自己的一生?

Aug16

現代社會,人們普遍能動不能靜,大家來來往往、匆匆忙忙,事情越多人越忙,人越忙事情越多,似乎陷入了一個無休止的惡性循環。而且現代管理,樣樣都要計較,事事都不能放鬆,大家都覺得壓力很大。在這種情況下,已經不是忙裏偷閑,或者周休二日、休閑郊遊所能夠舒解的。

所以,在這種新鮮事物應接不暇,忙忙碌碌的時代,大家反而覺得幸福感並沒有增加多少,人生並沒有充實多少,反而普遍煩惱焦慮,浮躁不安。

很多人把這種焦慮浮躁歸結於外在的環境,因此致力於讓自己變換環境,去寺廟或電影院,上酒吧或唱KTV,企求透過轉移注意力的方式,來減少自己的不安。殊不知短暫的遺忘,並不能把不安焦慮驅離,它們仍將一次又一次地迸發,最終把自己擊垮。

儒家主張“毋自欺”, 其實現代人浮躁不安的根源,就藏在自己的內心深處。如何消除這些焦慮不安,好好過好人生?我們提出3點建議供大家參考。

1、必須先靜下來

我們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能動不能靜。一天到晚打手機,看電視,玩電腦,忙工作,哪有時間想事情?很多人現在已經沒有了思考的時間。尤其可笑的是,從小就培養小孩跟遠方的朋友打交道,跟隔壁鄰居不講話的習慣,天曉得這算什麽教育。

我們受科技的益處很多,但是受到的害處也很多。科技使我們整天動,沒有辦法靜。可以說,靜不下來,是產生諸種煩惱不安的根源。

要消除這些煩惱不安,你必須先靜下來。人要知道未來,就一定要靜下來。始終動,是沒有辦法思考未來的。隻有先靜下來,才能審視自己的內心。

2、審視內心,反求諸己

我們整天忙著做這個、做那個,就是不做自己;關心這樣、關心那樣,反而不關心自己;和這個談話、和那個通訊,從來不和自己對談,彷佛把自己當作仇人或敵人對待。我們最常做的一件事便是“整自己”,好像非得把自己整垮,才認為自己已經盡心盡力,無愧於天地自然,何苦呢?

為什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因為我們的眼睛向外長,隻會向外看,卻不知道內觀。

從現在開始,我們希望大家養成習慣,當看到任何事物,遇到任何情況時,首先要做的就是反求諸己。任何事情都要向內反省,不要老向外假求。如何向內?就是告訴自己:我剛生下來的時候,是一無所有的。所有的東西統統是身外之物。有也罷,沒有也罷,都無所謂,不必那麽緊張,因為最後兩腿一伸,還是什麽都沒有。

一個人懷有這樣的心態就平和安詳得多。要知道,正是人有了情緒,有了情欲,有了各種需求,才開始起心動念,這樣“道”就不顯現了。

所以為什麽很多人,老說我知道我知道,最後才發現原來自己還是不知道,就是因為起心動念了。人要不起心動念很難,唯一的辦法就是忘我。

3、冷靜、客觀、公正地看待外物

人達到忘我的境界,遇到功利得失,就不會很急,不會有得失之心,不會逞一己之好惡,不會為名利所驅使,對事情妄下斷言。

平常我們很少會想自己是憑什麽立身的,其實,我之立身就是憑著無我的心態。有了這種無我而平和的心態,遇事就會冷靜、客觀、公正。這三個詞也是我們常常在講的,但就是做不到。因為你沒有忘我。

當你能夠很冷靜、很客觀、很公正地看待事物本質的時候,接下來要做的就是選擇。

首先,我要不要這個東西?其次,我要它做什麽?再次,如果有人也想要,我舍不舍得給他?

如果你心中有我,就不會這麽想,一定先要了再說。如果你心中無我,就會想這個給誰最合適?怎麽做比較合理?人生就是選擇的過程,要冷靜、客觀、公正地做出判斷選擇。這樣不執著於外物,自然心情舒暢。

人生,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本來一無所得,就算活著的時候有了名利財物這些東西也不算什麽,別人拿走了其實也無所謂,因為到最後這些東西全都帶不走。

這樣一想你就很自在,不會被外界光怪陸離的種種事物所影響,就能回歸,發現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去做真正有意義的事情,實現自己一生的使命。

這篇關於如何甩掉內心的焦慮浮躁,過好自己的一生?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8月16日,歸檔到目錄人生感悟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