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識越多,越不容易引發爭吵

Feb20

                    作者:WAVE口述 閆小青整理  在中國的互聯網上,尤其是在微博上,對於公共事件的爭吵、辯駁、掐架是非常常見的。這些爭吵往往毫無原則,通常還會形成一個不小的話題。   可有意思的是,在美國幾乎沒有人在網上爭吵。   從技術上說,社交網站各自的功能、特性有一定程度的限製。   和微博功能很相近的Twitter,不會出現一個話題後麵跟著上萬條評論。這是技術原因,出於力求簡潔的目標,Twitter的評論功能並不像新浪微博那樣可以幾千條一起顯示,用戶也不能在轉發話題時加上自己想說的話。   擁有八億多用戶的Facebook從功能上說是用來交流的,但是也很少見到爭吵。Facebook是一個將現實社交圈移植到網絡上的社交網站,相對來說更加私人化,很少見到對於公共話題的討論。   作為在美國生活了十年的中國人,我所感受到的人文環境讓我更願意說,美國人不在互聯網上爭論的主要原因並不僅僅是技術問題。   前不久,國內的網絡上熱議“烏坎事件”“休假式治療”“方韓之爭”“活熊取膽”等等話題。可以肯定,在美國如果發生類似的事件,也會成為熱門話題,引起軒然大波。國內的朋友問我,如果在美國有人用活熊取膽會怎樣?   我說,熊的問題在美國根本不算問題,因為美國人已經形成了保護動物權利的共識。在美國很多話題在過去兩百年已經討論過了,而中國現在才剛剛開始討論。   共識越多,越不容易引發爭吵。   大多數美國人對於擁有什麽樣的權利、如何尊重司法程序、當權者應該受到更多監督等等問題存有共識,這樣的人文環境讓美國人在一些問題上吵不起來。   這不是“外國的月亮更圓”,美國的動物保護組織也曾為保護動物和既得利益者大動幹戈,現在民主黨和共和黨正在為非法移民的問題吵得不可開交。   美國人並不是不“吵架”,但是他們的爭論方式和中國人非常不同。   和中國人比,美國人更傾向於麵對麵交流。   和我父輩差不多年齡的人經常會把“少說多看”掛在嘴邊,還會經常這樣告誡後輩。而美國的小學生都可以在課堂上提出反對意見,而不是把問題留到課後給老師寫E-mail。   分析互聯網用戶有一段時間了,我在試圖理解為什麽美國人更青睞“麵對麵”。   除了文化習慣,美國人也有更多現實中交流的機會和渠道。   隻要你有足夠的錢,就可以辦一份報紙,也可以寫書自辦發行、設置廣播波段等。   互聯網出現之前,在中國很難找到討論公共話題的平台。論壇的出現是開始,後來一步步從博客再到微博。   有了說話的空間,爭論才慢慢出現。現在所見的激烈的網絡爭論更像是長期積蓄能量的大爆炸。   但是,國內對於公共事件的爭論大多起於網絡也止於網絡,很少轉化為現實,很少最終形成定論。相反的,一旦爭議性話題進入美國公眾的視野,就會出現一個近乎程序性的連鎖反應。   前陣子,因為沒有通過同性戀婚姻合法化的議案,同性戀婚姻的支持者都站出來抗議。他們給議員寫信、打電話、上街遊行、演說、發傳單,甚至到議員家或辦公室圍堵。   媒體上也會出現不同派別的爭論,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代表自由派,FOX News(福克斯新聞頻道)代表保守派。   對於那些牽涉政治的話題,媒體不會三緘其口,更不會統一口徑。翻開美國的主流報紙,就會看到他們在為不同的政治觀點互相掐架。   美國公民更多的時候是去聽,去接受來自民間組織、媒體、官方的不同聲音,而他們的反應體現在手中的選票上。   對美國人來說,討論公共話題並不是為了爭吵出什麽結果,而是通過說服公眾去影響立法機構從而推動立法。   更多渠道的聲音讓美國人的爭吵看起來更加有序和理性。方舟子如果到美國打假,也許根本不會引起這麽大的波瀾。每個人都可以講話,“方舟子”的話語權自然就會受到製約。長期的話語權平等,形成的才會是正確的邏輯。             (疏桐摘自《中國周刊》2012年第4期) 這篇關於共識越多,越不容易引發爭吵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20日,歸檔到目錄人生感悟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