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此有錢,才能維持友情

Feb19

  前段時間股市很是紅火,在證券公司上班的大學同學給我電話,說能不能幫忙介紹幾個人開戶,這樣她這個月就可以拿到不錯的獎金了,於是我發動身邊的一眾熟人,就像這份工作是我自己的一般積極熱情,那些積極入股市的熟人接受度也快,而那些還在猶豫中的潛在性客戶我也會稍作解釋一下,說明開個股票賬戶沒有關係的,即使你不馬上入市,也可以放在那不會有任何費用支出。
  
  這一輪下來,我身邊有同事問,這又不是你自己的工作,而且她那點獎金估計沒多少錢,最多就請你一頓飯吧?我笑著說大學同學跟我不在一個城市上班,於是同事更加來勁了,那就是說這一頓飯的好處也撈不上了不是?
  
  我笑著點頭,默不作聲。
  
  去年的時候我的初中死黨找我幫忙,說他們公司需要拍攝一些宣傳片,讓我幫忙推薦好一點的廣告團隊,我於是認真地詢問她關於宣傳片的各方麵事宜,包括預算跟拍攝主題,以及廣告投放的渠道選擇跟時間長度等等,然後針對這些需求做了一個方案出來,再拿著這個方案去找我所認識的廣告行業的朋友請教。
  
  我跟這個死黨都在一個城市上班,但是因為見麵的時間也不多,她一直嘮叨著要犒賞我的聚會也就一直沒實現。
  
  直到前段時間的時候,距離這個事情的幫忙已經過去快一年了,有一天她說公司宣傳片的事情搞定了,老板也算滿意,於是因為這個項目,她被提升為了部門主管,當然工資加了不少。
  
  於是身邊有朋友問,她負責這個宣傳片的拍攝應該也有不少提成吧,有跟你說要分給你一些嗎?我說沒有呢,於是我再一次被他們定義為是個勞苦功高卻半點不討好的傻姑娘。
  
  我於是反駁,我不覺得自己勞苦功高,最多就是用自己的人際關係幫了一些忙而已,而且重要的是,我並不覺得這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因為對於友情維持的投出產出比,我心裏還是有一個度的。
  
  對於這個事情的思考,最初是源於我剛畢業第二年的一次同學聚會。
  
  我們學校有很多校友都在深圳工作發展,所以我們也有不少同年級同學也都是在深圳的夥伴,有一次一個在別的城市工作的同學來深圳出差,於是說要我把我們這些在深圳工作的同學召集一起吃個飯。
  
  彼此通知之後,我們晚上下班就到了預約的餐廳,按照預定的人數定了一個大包間,結果到了晚上快八點的時候,有幾個同學臨時變卦說不來了,我於是說如果是因為要加班的話也是情有可原,結果這幾個人的反饋都是,本來都已經準備好過來了,隻是後來臨時就改主意了,至於原因也沒說什麽。
  
  這件事情本來已經平淡的過去了,直到後來在另外一次同學聚會的聊天上知道,當初那幾個臨時變卦缺席飯局的同學,是在出發前一刻聽說了我們那次聚會的朋友當中,有個同學混得很好,畢業兩年的時間年薪也有了三四十萬,就因為這一個“三四十萬”的關鍵詞,於是那幾個玻璃心的同學馬上就電話過來說吃飯就不過來了。
  
  其實對於身邊同齡人比你混得好這件事情,我也收到了很多留言的提問,我以前從來沒有認真地對待過這件事情,直到我工作了三年以上,我發現身邊的一眾大學同學的差距愈發明顯,所以我才開始試著梳理一下自己對於這件事情的思考。
  
  我一開始也是個很玻璃心的姑娘,大學畢業除了考研跟出國的同學,我們剩下這一批直接就業的同學,彼此之間問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工作找哪了,多少錢一個月啊?
  
  那個時候的我不知道該怎麽麵對這樣的同學提問,因為你知道每個人在這個看似輕鬆的對話當中都會有一種暗地比較的勁,於是那個時候我的回答就是“我的工作一般般,薪水也是馬馬虎虎的啦!”
  
  當然還有另外一種情況就是,很多人會在兩份工作當中糾結,一份是工作比較輕鬆薪水較少,另外一份是工作強度大但是薪水也高,而我身邊的大部分同學在畢業那年,基本上都選擇了後一種性質的工作,他們的原話就是“工資高一點,說出去也好聽一些。”
  
  其實作為一個過來人,我也知道剛進職場的自己是不配談理想的,我相信大部分人跟我是一樣的,家裏沒有任何背景關係,遠離家鄉來到一個大城市工作,父母也不會再資助自己,或者自己也不好意思再伸手向父母要錢,於是這一個月幾千塊錢的工資就要包含在吃喝住行的每一個環節裏了,所以那個時候的我們,月薪3000跟5000甚至是7000的這個數字差別,真的是會讓人的壓力是不一樣的,哪怕是多個五百塊錢,也會覺得不會過得那麽壓抑。
  
  但是很多時候除了薪水這個數目之外,選擇一份工作的參考因素還有很多,大到比如說你選擇哪個城市,將來的基本規劃方向是什麽,比如說會不會造成異地戀的牽掛,還有這份工作你的契合程度以及喜歡程度是什麽樣的,而且至少不要不喜歡到痛苦至極吧,另外就是這個職業對你的發展跟積累的作用有多少,小一點的問題就是工作地點離你住的地方近不近,公司樓下有沒有比較多的的吃用便利設施,這些看上去無形的東西其實換算成金錢的權重值,那也是很重要甚至是不可缺少的參考標準。
  
  明白了這一點之後,於是每當在職場或同學裏有混得比我好的,我都會像餓狼撲食一樣想跟他們有更多的交流跟學習,也會創造各種對話的機會能跟他們多請教一些事情,因為我知道每一人當前的點滴成就,倒推回去都會有各種實力加上機遇的原因,而且隨著時間的長度拉大,這種差距會更加明顯,所以那些三五年一次的同學聚會產生的人生百態,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也就是說,我開始慢慢理性的看待“身邊同齡人比你混得好”這件事情了,但是我身邊並不是所有的人也願意跟我一樣秉持這樣的觀點的。
  
  去年的時候我參加了一位校友Z先生的的寶寶滿月聚會,Z先生比我早五年畢業到深圳發展,如今他已經是很多家公司的負責人及合夥人,他手上還投資了很多個項目,前年我們學校校慶的時候他還作為優秀校友代表被邀請回去參加了演講活動,這對於很多三十出頭的同齡人而言,他也算是大有所成的榜樣了。
  
  那一次聚會上,Z先生過來跟我們聊天,他提起自己打從大學畢業後就從來沒有參加過任何一次同學的聚會,一開始是因為同學之間依然會比較誰混得比較好,他是個很重情義的人,生意場上已經很是複雜,於是他在同學聚會上從來不想聊起那些事情,他反而更願意回憶過去或者聊聊喜愛的運動跟電視節目之類,可是他發現沒有一個人願意跟他聊起這些所謂文藝而無用的事情。
  
  最關鍵的還是有一次,大學班長統計那一年的同學聚會前來的人員名單,Z先生也提出說會回去赴會,結果班上的同學聊天群裏有人就說,要是Z先生也回來的話,那我就不去了,他那麽有錢的一人出現,哪還有我們表現的機會啊是不是?
  
  此話一出,好些同學同聲應和,在聊天群裏默默潛水的Z先生於是退出了同學群,然後再也沒有去過任何一場同學聚會了。
  
  Z先生邊喝酒邊笑著說,其實有時候我很是孤獨的,我跑得比較快,所以剛開始那段時間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麽,可是後來當我結交到跟我同一水平的朋友,我又覺得自己活過來了,而且我覺得這些友情的質量跟給予我的思考成長,要比以前那些有用得多。
  
  當然那一夜我記得最清楚的是Z先生說的另一段話,他說人與人之間的友情是在不斷變化的,你的朋友也是在不斷變化的,失去舊朋友的時候你也別難過,因為會有新的朋友進入你的生命裏,當然最重要的,如果你能跟自己的好朋友一起成長起來,那這種友情的維係也是極其珍貴而難得的。
  
  於是當我回想起我給自己的身邊朋友幫忙,那些看起來不討好的無用功,再結合Z先生這段話給我的思考,我開始意識到,我在幫助這些朋友的同時,其實最大的回報在於我自己,而且這種回報不光是在物質上的匯報,也不僅僅是想讓他們欠我一個人情,想著以後我遇上困難了也能要求他們的幫忙。
  
  這種回報的真正意義在於,我通過幫助他們讓他們變得更好,一方麵可以激勵我自己也要努力成長起來,而更重要的一點是,我們這段彼此友情的維持,能夠給我帶來溫暖而有力量的陪伴,這才是我最大的收獲所在。
  
  比如說如果我跟一個好朋友一起在職場中進步成長,我們一樣有更好的物質跟精神進步,那樣我們的思想境界跟對話水平是彼此認同的,我不能要求自己跟一個畢業就結婚成為當家主婦的同學聊這一年該學一點什麽職業技能,我並不是說這樣的人不能做朋友,而是這樣不同生活狀態的兩人會越來越生疏,即使見麵也沒有辦法跟我的那些有相同人生軌跡的同學的聊天要熱火朝天一些。
  
  彼此有錢,才能維持友情,以前我覺得這個觀點很是勢利,很是無奈,可是如今我已經開始接受這個事實,並且覺得這才是成人世界裏的友情法則。
  
  回到我前麵幫助的兩個朋友的事情,從比較現實的角度來說,他們不能給我任何的回報,因為都是同齡人他們也無法給我更多的其他資源的回饋,但是這樣做的結果是,他們在職場上又走了很好的一步,我可以跟他們繼續探討關於職業發展,關於在這個大城市裏奮鬥的話題,這種彼此惺惺相惜的理解跟安慰,比刻意強調拿同理心去安慰要強上不知道多少倍。
  
  每當遇上工作或生活上的難處的時候,我更願意聽到的是“親愛的,我跟你一樣,還在趕項目進度呢!”或者是“別擔心,我也是這麽過來的,你可以這樣做……”,我也不願意聽到一個不上班在家待著的同齡人朋友告訴我“哎,工作就是那樣的啦,各種坑爹……”因為聽完後一段安慰的時候,我覺得他沒有經曆過我所經曆過的,我也沒有辦法像他那樣任性說不上班就在家當一個啃老族了,於是我也不願意再跟他分享更多,久而久之,聯絡少了,感情也就淡了。
  
  世界上有些事情不是你努力就可以獲得的,友情就是其中一樣,更何況是維係一段長久時間的友誼。
  
  當然也會與人說,世界上很多友情是無國界無信仰的,很多不一樣階層的人也能成為朋友,這些我一一認同,但是我在這裏說的,是“維係”這件事情,很多人很容易成為朋友,但是卻不一定能一直是朋友,這是我此刻想集中的主題關鍵。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羨慕那些很多年的閨蜜之情或者兄弟之情,我們除了羨慕這些陪伴是最長久的告白的感動之外,我們更要知道,兩個人能走到很久的背後,是兩個人的價值觀跟人生發展軌跡的步伐相似在牽引著這份情誼的日久彌新。
  
  在我擁有不多的好友關係裏,我總是盡量的向那些比我更優秀的人靠近,然後我也會鼓勵也會幫忙那些跟我一樣正在奮鬥中的朋友,於是反過來他們也會這般對我,長此以往,也就良性循環了。
  
  我在上海的大閨蜜去年才研究生畢業進入職場,她跟我分享了很多自己遇上的迷茫,於是前幾個月的時候我攢了錢跑到上海去見她,給了她一個大大的驚喜,我身邊的一圈朋友,每當有人正在跳槽或者事業低落期時,我們另外的人就會負責在聚會上買單,以及為他解答目前難題的一些建議跟意見。
  
  這個周末的時候,我跟我的一個關係很好的舊同事喝下午茶,我跟她提起了下一份工作的規劃方向跟思考,然後順著這條思路看看接下來要不要換一個行業以及該怎麽實施的步驟,當隔壁的人們在聊娛樂八卦的時候,我們兩個女人居然在這個浪漫文藝的咖啡吧裏,在這個夏日晴天的周末休閑時光裏,一本正經的商量著工作的事,商量著買房的事,商量著結婚生娃的事,商量著要攢錢想去來一場旅行的事。
  
  其實我沒有告訴她的是,在這些看起來囉嗦細碎的聊天裏,讓我欣慰的是我們依舊是同一個頻率跟磁場的人,我期待著我們能一起努力一起進步一起有錢,在這個大城市紮下根來,三五年以後牽著我們的寶寶出來繼續喝茶,繼續聊下一個五年的人生規劃。
  
  嗯,這是我想要的生活,這也是我想要的友情陪伴。
  
  文|達達令
這篇關於彼此有錢,才能維持友情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19日,歸檔到目錄勵誌文章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