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為了更高級的人生

Feb19

  自律,為了更高級的人生

  文/若杉

  01

  新年開工。

  目測一大批新年計劃又躍然紙上、心裏以及朋友圈。

  2017年要減重10斤。

  要成為公司的銷售冠軍,還要寫一部小說。

  要學會遊泳,一周至少去三次健身房,練出馬甲線。

  要創建自己的品牌,早日實現財務自由,然後去旅行。

  要每周盡量抽一天時間陪家人、陪孩子。

  要學會一門樂器,年會的時候上台演出。

  ……

  這大概是很多人的新年夢想list,並不複雜,常常寥寥數字,每一條都足夠美好、充滿希望,讓人想不顧一切的實現。每一條也都似曾相識,貌似“2014年就考慮過,2015年定下計劃,2016年告訴自己一定要實現,2017年卻又一次的把這些縈繞在心頭很多年的夢想寫入新年計劃。”

  不知道,再見這些熟悉的字眼,你有沒有那麽一刻,討厭自己。討厭自己依舊盤旋在夢想的邊緣,討厭自己又浪費了一年甚至幾年的光陰,討厭自己永遠不能按計劃完成任務。

  至少,這種感覺,我有過。

  昨晚,和朋友約飯小聚,朋友問及今年要不要一起學遊泳。我突然想著,學遊泳這件事,我們至少在2014年就躍躍欲試,相約學會遊泳,去海邊度假,如今,度假沒少去,遊泳卻始終沒有開始學。朋友感慨在巴厘島,看著別人下海暢遊無比豔羨,說:“你看不努力,連玩耍都不能盡興”。我則唏噓,時間一晃,又是幾年,許多想做的事情就這樣一年又一年的拖了下去。

  這種時光穿梭,夢想依舊在起點的感覺,快樂嗎?當然不!

  然而,又是什麽讓無數計劃依舊停留在起始階段?細細想來,差的無非是“自律”二字。

  02

  新的一年,讀的第一本書是村上春樹的《我的職業是小說家》,看村上春樹33歲之後寫作與跑步的人生,覺得很是難得。

  在決定寫作以後,村上春樹的生物鍾就變得節奏明晰、幾乎毫無變化。晚上九點就睡覺,淩晨四點左右起床,不用鬧鍾,因為生物鍾自帶鬧鍾屬性,到了點會自動彈起。泡咖啡、吃點心,隨即開始工作。

  連續寫作五、六個小時,到上午十點為止,每天寫十頁,每頁四百字。寫好十頁不管是不是還想寫都堅決停止,如果寫不滿十頁就逼自己寫滿。每天跑步或遊泳一個小時,一年跑一次全程馬拉鬆,還出場參加鐵人三項賽。

  下午兩點左右結束一天的工作,然後隨心所欲,睡睡午覺,聽聽音樂,讀讀無害的書。

  如果在幾年前,我看到這個一成不變的工作安排表,會覺得沉悶無聊,人非機器,豈能如此日日循環,長達三十年之久。可是現在,吸引我的是,日程表裏,下午兩點以後的自由時光。

  從下午兩點到晚上九點,人一天擁有七個小時的自由支配的時間,是一件多麽美妙的事情。可以約朋友喝茶聊天、看喜歡的電影、或者隻是葛優躺,發呆、暢想人生……

  更難得的是,這般奢侈的享受自由的時光,卻不會有虛度的恐慌與不安,因為每天淩晨四點到下午兩點的工作,讓這種隨心所欲似乎更高級、更有質感,連葛優躺都變得理直氣壯。

  一個人同時擁有充實和自在兩種生活狀態,真真是因為早起、因為自律而賺到的人生!

  03

  自律是很高級的品質,在《意誌力:關於專注自控與效率的心理學》這本書中,有這樣一句話:

  自製力得分高者,下屬同級對他們的評價也高,自製力強的人,特別擅長與別人形成並維持完全而滿意的依戀關係,具有更強的同理心,更擅長換位思考,情緒更穩定,更不容易出現焦慮抑鬱偏執精神問題強迫行為酗酒問題和其他疾病,更少動怒,而且動怒時不可能出現攻擊行為。

  但這一品質卻並非人人都能擁有,我們大多數人都曾是它的手下敗將。

  而對於失敗的原因,美國作家馬歇爾·古德史密斯和馬克·萊特爾在其著作《自律力》指出,是因為我們常常太過自信,自信的以為自己有足夠強大的意誌力,可以抵製環境的誘惑、不需要任何監督、不需要計劃和幫助。

  而在培養自律力的路上,謙遜是促成改變的最關鍵因素。

  沒有規劃,我們很難變得更好。在培養自律力的道路上,不得不強調,規劃的重要性。我們常常過分高估自己抵禦外界環境的能力,以為給自己訂一個目標,諸如一年讀一百本書、減重10公斤、每天背20個英文單詞這些計劃簡單到不需要任何規劃,照做就好。卻常常忽略外在誘惑對計劃執行的幹擾,比如讀書計劃執行的過程中,你升了職,工作遠比之前忙碌;減重的道路上,一塊cheese蛋糕和同事聚餐的邀約;背單詞的計劃實施中,你突然覺得英文對你不那麽重要了。

  事先清晰的規劃,最大的作用在於,它限製了我們的可選性,使我們不會因為外界因素而跑題。

  規劃亦能幫助我們減少“自我損耗”。社會心理學家羅伊·F鮑邁斯特在20世紀90年代提出“自我損耗”的概念,認為我們擁有一種所謂的自我力量,這種資源是有限的,隨著我們在一天中不斷努力進行自我調節,比如抵製誘惑、權衡利弊、抑製欲望、控製我們的想法和狀態,遵守他人的規則,自我力量會不斷損耗。隨著這種損耗的積累,人最終會達到一種自我耗盡的狀態。

  而規劃能以一種很神奇的方式,減少自控力的損耗速度。有了規劃,我們就不必再做那麽多選擇,按計劃行動,就不會那麽快耗盡。

  可信賴的監督機製,比“自控”靠譜得多。監督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可以用手賬寫下每天的任務,然後睡前檢查,可以請人每天檢查你計劃完成的進度,還可以參加豆瓣、微信上的各種打卡群……無論哪一種,都比單一的依靠自己的自製力有效的多。

  放棄追求完美,做好一個“差不多”先生。在規劃執行的路上,善做一個差不多先生,往往要比“完美”的執行計劃,能夠走得更長久。如果晚上睡前發現計劃隻完成了80%,給自己一點小小的懲罰,把未完成的部分寫進明日計劃,然後去睡覺,而不是自我批評和責備。眾多研究表明,自我批評會降低積極性和自控力,而且也是最容易導致抑鬱的因素。

  在修煉自律力的路上,你我,都是修行者。而自律,從來不是苦行僧式的自我感動,它應該是對生活飽有的熱愛和因著這份熱愛,滋生出的源源不斷的行動力。

  它讓你,擁有更多的技能,可以享受不同領域的美妙。

  它讓你,擁有更多的時間,去探索未知世界的美好。

  願你,因為自律,可以享受更高級的人生!

這篇關於自律,為了更高級的人生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19日,歸檔到目錄勵誌文章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